文章解析

tóu

朝代:宋作者:刘子翚浏览量:3
xiá
bīn
péng
tóu
tóng
páng
guān
jīng
miào
shǒu
shī
fèi
qián
gōng
shèng
zhōu
chuí
xiàn
kuā
jìn
róng
lùn
shèng
zhuǎn
yǎn
shì
hái
kōng

译文

闲暇的日子宾客们相聚在一起,一同玩起投壶这一高雅的游戏。旁观的人惊叹于投壶者高超的技艺,一旦失误就前功尽弃。投壶之礼在周代盛行,周朝还制定了相关规范,而到了晋代,却因为投壶时言辞夸耀,引发了争端甚至战争。在我看来,仅仅为了投壶的胜负而斤斤计较,转眼间这些事情都成了一场空。

逐句剖析

"暇日宾朋集":闲暇的日子宾客们相聚在一起,

"投壶雅戏同":一同玩起投壶这一高雅的游戏。

"傍观惊妙手":旁观的人惊叹于投壶者高超的技艺,

"一失废前功":一旦失误就前功尽弃。

"礼盛周垂宪":投壶之礼在周代盛行,周朝还制定了相关规范,

"词夸晋起戎":而到了晋代,却因为投壶时言辞夸耀,引发了争端甚至战争。

"区区论胜负":在我看来,仅仅为了投壶的胜负而斤斤计较,

"转眼事还空":转眼间这些事情都成了一场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投壶》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开篇点明闲暇时宾客相聚同玩投壶雅戏;颔联描绘投壶过程中,旁人惊叹妙手,一次失误便可能前功尽弃的情形;颈联从历史文化角度,提及周朝投壶礼仪完备垂范后世,而晋代因投壶言辞夸耀引发争端;尾联则表达诗人观点,认为过于计较投壶的胜负并无意义,转眼一切皆空。整首诗以投壶为切入点,不仅展现了投壶游戏的特点,更蕴含了对胜负、礼仪等方面的哲理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学者、诗人

刘子翚(1101~1147),南宋学者、诗人。字彦冲,号屏山,亦号病翁,学者称之为“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曾任兴化军通判,后退居屏山讲学。朱熹曾从其学。其诗文兼长,诗歌受江西诗派影响,古诗风格高秀,近体苍劲卓炼,部分诗篇愤慨时事。还有一些抒情写景诗,意象生动,风格明快清新。四库馆臣称其文“辨析明快,曲折尽意”。代表作品有《汴京纪事》《圣传论》《维民论》等。著有《屏山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暇日宾朋集,投壶雅戏同”,点明时间是闲暇之日,人物为宾客,活动是投壶。此句简洁明快地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宾客相聚,一同参与投壶这一高雅游戏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引出下文对投壶活动的具体描述。颔联:“傍观惊妙手,一失废前功”,生动地描绘了投壶过程中的精彩瞬间与紧张氛围。旁观的人会对投壶者的高超技艺感到惊叹,而一旦出现一次失误,之前积累的成绩可能就会前功尽弃。这两句通过对投壶场景的细致刻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投壶游戏的紧张与刺激,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成功与失败往往就在一念之间的哲理。颈联:“礼盛周垂宪,词夸晋起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投壶进行阐述。周朝时,投壶作为一种礼仪活动,非常完备;而晋代,在投壶过程中因参与者言辞夸耀,引发了争端甚至战争。此联通过对比两个朝代投壶的不同情况,展现了投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和产生的影响,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引发读者对礼仪与纷争的深入思考。尾联:“区区论胜负,转眼事还空”,诗人在前面描述投壶活动及回顾历史的基础上,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仅仅执着于投壶游戏中的胜负是微不足道的,因为转眼之间,这些胜负之事都会成为过去,变得毫无意义。此句将对投壶的思考上升到人生层面,传达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不应过于计较一时的得失胜负,使诗歌的主题得到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宜春苑》

下一篇:宋·魏夫人《定风波·不是无心惜落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