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o
zhōng
cuò
·
·
méi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yōu
姿
shào
nián
chǎng
zhǐ
liáng
piāo
líng
shēn
shì
shí
fēn
lěng
dàn
xīn
cháng
jiāng
tóu
yuè
xīn
shī
jiù
mèng
hèn
qīng
xiāng
rèn
shì
chūn
fēng
guǎn
céng
xiān
shí
dōng
huáng

译文

你美好的姿色的不到少年人的喜爱。默默无语只有孤独和凄凉相伴。冬来春去身世飘零,品行清高不同于世俗。在江边月下你寄托了我多少诗情梦境,四溢的清香引起我多少离愁别恨。即便是春风浑然不知,你也曾是最先报春的使者。

逐句剖析

"幽姿不入少年场":你美好的姿色的不到少年人的喜爱。

# 不入:得不到,不入别人的眼。,幽姿:美好的姿色。

"无语只凄凉":默默无语只有孤独和凄凉相伴。

# 无语:默默无语。

"一个飘零身世":冬来春去身世飘零,

"十分冷淡心肠":品行清高不同于世俗。

"江头月底":在江边月下

"新诗旧梦":你寄托了我多少诗情梦境,

"孤恨清香":四溢的清香引起我多少离愁别恨。

"任是春风不管":即便是春风浑然不知,

# 不管:指不知。,任:任凭。

"也曾先识东皇":你也曾是最先报春的使者。

# 东皇:此指司春之神,即东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朝中措·梅》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咏梅词。陆游一生渴望收复失地,却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常借诗词托物言志。此词主题鲜明,借梅花的形象,抒发自身复杂情感。上阕写梅花幽姿独放,不逐世俗,以飘零身世和冷淡心肠,暗喻自己的坎坷经历与孤高品性。下阕描绘江头月底的梅花,在新诗旧梦与孤恨清香中,尽显孤独高洁,即便不被春风眷顾,也曾先识东皇,传达出虽处困境仍有慰藉的心境。写作上,运用托物言志与环境烘托手法,生动塑造梅花形象,深刻表达情感。上阕着重刻画梅花内在品质,下阕借景强化其孤独遗世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不可考。词人一生对梅花极为痴迷,常以梅花自比,在其笔下,梅花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坚贞不屈精神的象征。他曾创作多首诗词为梅花传神,而这首词,正是他对梅花倾慕与歌颂的又一经典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描绘梅花幽姿独立、不与世俗同流的形象,如“幽姿不入少年场”“十分冷淡心肠”,展现其飘零身世与高洁品性。又借“江头月底”的环境,营造清幽孤寂氛围,以“新诗旧梦,孤恨清香”强化其孤独遗世之感,“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则传达出虽不被当下重视却有过往慰藉的复杂心境。全词借梅花这一形象,表达了词人陆游自身坎坷身世中坚守高洁、不随波逐流的志向,以及对往昔被赏识的一丝怀念与慰藉。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全词围绕梅花展开,借梅花“幽姿不入少年场”“飘零身世”“冷淡心肠”等特点,暗指自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性及坎坷的人生经历,将自己的志向与情感寄托于梅花这一形象。

3. 分段赏析

词的开篇“幽姿不入少年场”,“不争”“不入”之人,皆是为了坚守自身的高洁。所谓“幽姿”,即指美妙的姿态,“幽”字蕴含沉静淡泊之意,与热闹喧嚣、充满歌舞的“少年场”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句看似平铺直叙,实则赋兴相融,表面在赞颂梅花,实则也是词人的自我欣赏。紧接着的三句,词风一转,变为自怜自伤的倾诉。“无语”二字背后,饱含着词人对国事与自身身世的万千感慨,诸多无奈难以言说。下片“江头月底”三句,既描绘出梅花的绰约风韵,亦是词人的自我写照。于江边月下漫步,梅花疏影横斜,散发着清幽的香气,这情景宛如梦幻般美好,既是诗中的意境,也是词人内心的憧憬。这几句将梅花与词人清绝又愁苦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结尾两句与前文呼应,词人以自赏之语,打破了之前的凄凉感伤氛围,试图凭借“光荣的过去”来排解内心的矛盾。“东皇”寓意着梅花虽未到花期,却蒙花神眷顾得以提前绽放,占尽一年初始的芬芳。在这首词中,词人虽表现出一副自负自傲之态,可就像李广罢官后路过霸陵,仍自称“故李将军”那般,其内心实则满是悲凉。全词遣词精妙,意趣盎然,梅花的形象与词人自身融为一体,难解难分,尽显词人复杂深沉的情感与高超的创作技巧。

4. 作品点评

在这篇词作里,词人看似呈现出一派自负傲然之态,恰似李广罢官后途经霸陵,仍固执地以“故李将军”自称,实则内心悲苦如潮。整首词在遣词造句上独具匠心,意趣横生,其中对梅花的描摹与词人自身的境遇、心境相互交织,浑然一体,让人难以将二者清晰区分开来。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首二句咏花而见本意,余皆借梅自喻,飘零孤恨,其冷淡绝似寒梅。但梅花虽未逮秾春,而东皇先识,胜于百花,尽有江上芙蓉,一生未见春风者。放翁受知于孝宗,褒其多闻力学,授枢密院编修。虽出知外州,书生遭际,胜于槁项牖下多矣。故其结句自伤亦以自慰也。”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下一篇:宋·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