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更阑人不睡":除夕之夜到了深夜人们还不睡觉,
# 更阑:午夜时分。
"厌禳钝滞迎新岁":通过驱除愚笨迟钝的东西来迎接新的一年。
# 钝滞:迟钝呆滞。,厌禳:谓以巫术祈祷鬼神除灾降福,或致灾祸于人,或降伏某物。
"小儿呼叫走长街":小孩子们呼喊着在长街上奔跑,
"云有痴呆召人买":说有痴呆等着人来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这两种东西(痴呆和钝滞)对于人来说谁会没有呢,
"就中吴侬仍有余":特别是吴地的人似乎更多一些。
# 吴侬:吴人。
"巷南巷北卖不得":在巷南巷北都卖不掉,
"相逢大笑相揶揄":人们相逢后便大笑着相互调侃。
# 揶揄:是对人的一种戏弄,嘲笑时用语。
"栎翁块坐重帘下":一个老翁独自坐在重重的帘子下,
# 栎翁:范成大自称。
"独要买添令问价":特意要买并询问价格。
"儿云翁买不须钱":孩子们说老翁买痴呆不需要钱,
"奉赊痴呆千百年":愿意赊给他千百年的痴呆。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和节日风俗的诗。诗歌描绘了除夕之夜人们不睡觉,通过“厌禳钝滞”的方式来迎接新岁的情景。整首诗表达了人们对摆脱“痴呆”“钝滞”,迎接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节日中轻松愉快、乐观幽默的情感。
2. 写作手法
设问:“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馀”,通过设问,引发读者对“痴呆”和“钝滞”的思考,强调了这是人人都有的情况,同时突出了吴地之人的特点,使诗歌更具趣味性和思考性。场景描写:声色结合,“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对除夕之夜人们的活动和孩子们在长街呼喊卖痴呆的场景进行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节日风俗和热闹氛围,使读者能身临其境。诙谐:“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孩子们与老翁之间的对话充满幽默,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体现了诗歌幽默诙谐的风格,也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乐观心态。
3. 分段赏析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诗的开篇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场景,人们到了深夜还不睡觉,通过“厌禳钝滞”的方式来迎接新岁,营造出一种热闹且充满希望的氛围。接着写小孩子们在长街上奔跑呼叫,说有痴呆可供人购买,引出了“卖痴呆”这一独特风俗,为后文的描述做了铺垫。“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馀。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捓揄”:这几句通过设问,指出“痴呆”和“钝滞”这两种情况对于人来说谁都有,特别是吴地之人似乎更多。然后写在巷南巷北都卖不掉痴呆,人们相逢后相互大笑调侃,进一步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轻松愉快心情,以及“卖痴呆”这一风俗的趣味性。“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最后写一个老翁独自坐在重帘下,特意要买痴呆并询问价格,而孩子们则说不用钱,可以赊给他千百年的痴呆,通过老翁和孩子们的对话,使诗歌充满了幽默和童趣,深化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主题。
4. 作品点评
《卖痴呆词》是范成大诗作中富有生活气息和民俗特色的一首。设问、幽默诙谐、场景描写等手法的运用,使诗歌生动地展现了南宋时期乡村除夕的独特风俗和人们的欢乐心情。语言质朴自然,充满生活情趣,孩子们与老翁的对话,让人忍俊不禁。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人们的精神世界,,体现了范成大关注乡村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趣味的创作特点,能让读者感受到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乐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