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ēng
西
lóu

朝代:宋作者:范成大浏览量:2
shào
nián
háo
cuī
fēng
qīng
bìn
zhū
yán
wàn
shì
yōng
chóu
chóu
mèng
dào
shí
xiào
yǒu
shuí
gòng
shī
qíng
yǐn
xìng
yún
cǎo
huā
guāng
jiǔ
nóng
𬪩
qiān
chūn
xīn
yín
jìn
xià
lóu
fēn
wǎn
yān
zhōng

译文

年少时的豪迈气概本应冲锋陷阵,如今却双鬓青黑、容颜红润,对万事都提不起劲头。过去那些愁绪连梦里都不会出现,而当下想要及时行乐却无人相伴。作诗的兴致和饮酒的豪情像云一样淡薄,而草色花香却如同美酒一样浓烈。千里的春日情怀吟诵不尽,走下西楼把这情思交付给傍晚的钟声。

逐句剖析

"少年豪气合摧锋":年少时的豪迈气概本应冲锋陷阵,

"青鬓朱颜万事慵":如今却双鬓青黑、容颜红润,对万事都提不起劲头。

"畴昔四愁无梦到":过去那些愁绪连梦里都不会出现,

"及时一笑有谁供":而当下想要及时行乐却无人相伴。

"诗情饮兴如云薄":作诗的兴致和饮酒的豪情像云一样淡薄,

"草色花光似酒𬪩":而草色花香却如同美酒一样浓烈。

"千里春心吟不尽":千里的春日情怀吟诵不尽,

"下楼分付晚烟钟":走下西楼把这情思交付给傍晚的钟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登西楼》乃南宋诗人范成大所创七言律诗,西楼在唐宋年间是苏州重要的赏景之地,下方紧邻金母桥,承载着文人雅士登高题诗的传统。全诗以“少年豪气”与“青鬓朱颜”的今昔对照开篇,借“四愁”典故及“诗情饮兴”等意象,展现出豪情逐渐消退、孤寂萦绕心怀的心境变化。诗中“草色花光似酒𬪩”一句,将自然景象与醉意相融合,尾联“千里春心吟不尽”则以登楼远望串联起时空深度,最终将情感融入“晚烟钟”笼罩的苍茫暮色中。该作采用七律体裁,押冬部韵,凭借对仗工整、借景抒情的技巧,映照出作者宦游生涯开启前处于人生低谷时的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感怀诗,通过对少年与当下状态的对比,展现了时光变迁对人的影响,表达了对青春岁月和壮志豪情的怀念。

2. 写作手法

用典:“畴昔四愁无梦到,及时一笑有谁供”化用东汉张衡《四愁诗》意象,原诗以“四愁”喻指政治失意、思乡怀人等复杂情愫。范成大借“畴昔四愁无梦到”暗指早年仕途困顿,而“无梦到”则暗示如今对功名的疏离,典故与个人经历结合,深化了宦海浮沉的苍凉感对比:“少年豪气合摧锋,青鬓朱颜万事慵”以“摧锋”喻指壮年时建功立业的锐气。以“万事慵”直写当下对世事的淡漠,形成强烈反差,突显人生低谷期的心理落差。

3. 分段赏析

“少年豪气合摧锋,青鬓朱颜万事慵”:“少年豪气合摧锋”描绘了少年时期应有的豪迈气概,本应勇往直前、冲锋陷阵。“青鬓朱颜万事慵”则刻画了如今双鬓青黑、容颜红润却对万事都提不起劲头的状态。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时光流逝、人生境遇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青春不再的感慨。“畴昔四愁无梦到,及时一笑有谁供”:“畴昔四愁无梦到”说明过去那些愁绪连梦里都不会出现,体现了过去的无忧无虑。“及时一笑有谁供”则表达了当下想要及时行乐却无人相伴的孤独寂寞。这两句通过今昔对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落差和惆怅。“诗情饮兴如云薄,草色花光似酒𬪩”:“诗情饮兴如云薄”描绘了诗人作诗的兴致和饮酒的豪情像云一样淡薄,表现出一种消沉的情绪。“草色花光似酒𬪩”则描绘了草色花香如同美酒一样浓烈,以乐景衬哀情,更加突出了诗人的惆怅。“千里春心吟不尽,下楼分付晚烟钟”:“千里春心吟不尽”表达了诗人千里的春日情怀吟诵不尽,体现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下楼分付晚烟钟”则将这种情思交付给傍晚的钟声,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惆怅与寂寥,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宗杲《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

下一篇:宋·陈造《香云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