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翡翠":鸳鸯翡翠,
# 鸳鸯翡翠:皆相偶厮守之鸟。
"小小思珍偶":虽是小小的禽鸟,也知道去相互珍爱,互相怜惜。
# 思:语助词。
"眉黛敛秋波":你的黛眉之下敛聚一汪秋水,
"尽湖南、山明水秀":那眉如远山之明,眼若秋水之秀,无人能比。
"娉娉袅袅":你的身段柔软娇美,
# 娉娉袅袅:娉(pīng),形容女子苗条,体态轻盈。
"恰近十三余":恰似十几岁的少女,韶华似锦,
"春未透":陈湘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体态轻柔。
"花枝瘦":腰肢苗条。
"正是愁时候":但对男女风情还不太了解。
"寻花载酒":想当时,乘船载酒与你约会。
"肯落谁人后":又怎肯落后于他人。
"只恐远归来":只是怕我远游从他乡归来之后,你已另属他人,
"绿成阴、青梅如豆":恰似那杨梅树已绿叶成阴,子实满枝了。
"心期得处":我内心深处的期望,
# 心期:心愿、心意。
"每自不由人":却每每与我所得不尽相同,不能尽如我愿,
"长亭柳":你我在十里长亭相别,亭边杨柳依依,牵拂柳线。
"君知否":你知道吗?
"千里犹回首":我不管走多远都会想念你。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宋词,也是一首赠别词。描绘了衡阳歌女陈湘的美丽姿容与少女怀春的情怀,表达了词人对陈湘的爱慕之情,以及与之分别时的恋恋不舍、惶恐惆怅,尽显离别的怅惘之意。
2. 写作手法
起兴:开篇以鸳鸯、翡翠这类两两相伴的动物起兴,衬托少女陈湘心中渴望觅得佳偶的情愫。比喻:将陈湘的眉毛比作远处青山,眼神喻为秋波荡漾,生动展现其妩媚动人的容貌。铺陈:全词依序铺陈,从描绘陈湘姿容,到表达送别的不舍,再到结尾强化深情,层次分明地展现情感。
3. 分段赏析
《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上片开篇以鸳鸯、翡翠起兴,衬托少女陈湘春心萌动、渴望佳偶的情愫,接着以“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的精妙比喻描绘其美貌,再用“娉娉袅袅,恰似十三余,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五个短句刻画她妙龄纤细、细腻敏感的特点,尾句“正是愁时候”展现出少女对未来夫婿的幻想、期待、感伤与不安等复杂的儿女情怀。下片“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直抒词人对陈湘的爱慕,急欲相见之情;“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表达见面又将分别的惶恐惆怅,担忧后会无期、物是人非;末句“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君知否,千里犹回首”感叹世事无常,即便踏上远行之路,仍满心不舍,频频回首,尽显离别怅惘之意,全词将爱慕与思念之情刻画得曲折、真切且动人。
4. 作品点评
《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是北宋词人黄庭坚的佳作。此词语言清丽淡雅,却蕴含深刻丰富的情感。写作特色鲜明,将少女陈湘的形象刻画得生动鲜活,又细腻展现出词人的爱慕与离别愁绪。全词给人悠远绵长、回味无穷之感,尽显作者深厚写作功力,在文学史上是一首别具一格、情感真挚动人的赠别词。
# 这首词,既妥溜,又恰切;既合身分,又饶情趣,使人挹之不尽,味之无穷。
近现代湘潭大学教授、诗人羊春秋《黄庭坚诗文鉴赏辞典》
上一篇:宋·陈杰《咏物》
下一篇:宋·刘克庄《摸鱼儿·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