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身心":我的身心,
"为伊烦恼":都为他烦恼,
"算天便知":想来上天也知道。
"恨一回相见":遗憾每次相见,
"百方做计":想尽各种办法,
"未能偎倚":却没能依偎在一起,
"早觅东西":很快又各自分离。
"镜里拈花":就像在镜子里抓取花朵,
"水中捉月":在水中捞取月亮,
"觑著无由得近伊":看着却没办法靠近他。
"添憔悴":我日渐憔悴,
"镇花销翠减":整日里花容消减,
"玉瘦香肌":玉体消瘦。
"奴儿":我呀。
"又有行期":你又要有远行的日期了。
"你去即无妨我共谁":你走了倒没什么,可我以后和谁相伴呢。
"向眼前常见":就算天天在眼前相见,
"心犹未足":心里都还觉得不满足,
"怎生禁得":又怎么能承受得住,
"真个分离":这真正的分离。
"地角天涯":哪怕是天涯海角,
"我随君去":我都要随你而去。
"掘井为盟无改移":以掘井起誓,我的心意永不改变。
"君须是":你一定要,
"做些儿相度":提前好好思量,
"莫待临时":不要等到事到临头。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写作手法
比喻:“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著无由得近伊”,将与恋人相处的艰难比作镜中拈花、水中捉月,形象地表达出女子觉得难以真正靠近恋人的无奈,使抽象情感具象化。直抒胸臆:“把我身心,为伊烦恼,算天便知”“你去即无妨我共谁”“怎生禁得,真个分离”等语句,直接表达女子为恋人烦恼、担忧分离后孤独等情感,直白地展现内心想法,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女子情感的强烈。细节描写:“添憔悴,镇花销翠减,玉瘦香肌”,通过描写女子因思念和忧愁而日渐憔悴,容颜消瘦的细节,生动地体现出女子对恋人的深情以及因情感折磨而产生的身心变化。
2. 分段赏析
上阕:从女子倾诉自己为恋人烦恼入手,引出对过往相见情景的回忆,突出相见不易、相聚短暂的遗憾。“镜里拈花,水中捉月”的比喻强化这种无奈感,而“添憔悴”等细节描写则展现出女子因情感困扰而身体和容貌的变化,将女子对恋人的深情和忧愁表现得淋漓尽致。下阕:“奴儿。又有行期”直接点明分离的现实,引发女子对分离后生活的担忧,“向眼前常见,心犹未足”进一步强调对恋人的眷恋之深。“地角天涯,我随君去。掘井为盟无改移”表明对爱情的忠贞,最后“君须是,做些儿相度,莫待临时”则是对恋人的叮嘱,使女子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既有不舍、担忧,又有对爱情的坚定。
上一篇:宋·袁去华《水调歌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