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郎气如春景晴":邱郎的气质如同春天晴朗的景色,
# 气:气质,才气。
"风暄百果草木生":温暖的春风使百果草木生长。
# 风暄百果草木生:原校:一作桃李之下蹊自成。暄:暖。
"眼如霜鹘齿玉冰":眼睛像霜鹘般锐利,牙齿如玉冰般洁白,
# 霜鹘:即鹘。鹘鸟性猛鸷凶残,故称。
"拥书环坐爱窗明":围绕着书籍而坐,喜爱窗户透进来的明亮光线。
# 拥书环坐:四周簇拥着书籍。
"松花泛砚摹真行":用松花在砚台上研磨,临摹楷书与行书,
# 真行:楷书与行书。,松花:松花墨,一种丸状松烟墨。
"字身藏颖秀劲清":字体藏锋,秀丽劲挺且清新,
# 藏颖:指写字时毛笔的锋尖藏于笔画之内,不显露出来,使字的意态含蓄。
"问谁学之果兰亭":问他学的是谁的书法,果然是《兰亭序》。
# 兰亭:即《兰亭序》,王羲之的名作。,问谁学之:询问其书法学习谁的书体。
"我昔颇复喜墨卿":我过去也十分喜爱书法,
# 墨卿:指书法。
"银勾虿尾烂箱籯":收藏的书法作品,笔画如银勾虿尾般精妙,装满了箱子,
# 箱籯:木箱、竹笼。,烂:光彩夺目。,银勾虿尾:书法术语,形容笔画遒劲有力。虿尾,蝎子尾巴,向上翘起。前人评晋代书法家索靖的字为“银钩虿尾”。
"赠君铺案黏曲屏":赠送给你铺在桌案上或粘贴在曲折的屏风上。
# 曲屏:可以折的屏风。
"小字莫作痴冻蝇":写小字不要像痴呆的冻蝇(一样难看),
# 痴冻蝇:苍蝇畏冷,遇寒则僵缩如死。
"乐毅论胜遗教经":《乐毅论》胜过《遗教经》。
# 遗教经:即《佛遗教经》。亦小楷法帖,一百一十行,相传王羲之于永和十二年六月书。此帖字较局促,宋欧阳修认为是唐经生所书。
"大字无过瘗鹤铭":大字书法没有超过《瘗鹤铭》的。
"官奴作草欺伯英":官奴写的草书可与张芝媲美。
# 伯英:指东汉书法家张芝,张芝字伯英,世称“草圣”。,欺:压倒,胜过。,官奴:指王献之,献之小名官奴。
"随人作计终后人":一味追随别人的方法终究只能落后于人。
# 作计:谋划,考虑。
"自成一家始逼真":形成自己的风格才能真正达到高境界。
# 逼真:极似真品,此谓书法进入化境。
"卿家小女名阿潜":你家的小女儿名叫阿潜,
# 卿家:你家。
"眉目似翁有精神":眉眼像父亲一样很有精神。
# 翁:父亲。
"试留此书他日学":试着留下这些书法作品,让她日后学习,
"往往不减卫夫人":说不定不会比卫夫人差。
# 卫夫人:指卫铄。东晋著名女书法家。,往往:处处。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以右军书数种赠邱十四》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赠别诗。诗人通过向邱十四赠送右军书法作品,既传达了对友人的情谊,又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见解。整首诗融合了对友人的赞赏、书法见解以及对晚辈的期许。
2. 写作手法
比喻:“邱郎气如春景晴,风暄百果草木生”,将邱十四的气质比作春天晴朗的景色,如同春风温暖使百果草木生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邱十四充满活力、气质明朗的特点。“眼如霜鹘齿玉冰”,把邱十四的眼睛比作霜鹘般锐利,牙齿比作玉冰般洁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对比:“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大字无过瘗鹤铭,官奴作草欺伯英”,通过对不同书法作品和字体的对比评价,如小字中《乐毅论》与《遗教经》的比较,大字中《瘗鹤铭》的推崇,以及官奴草书与张芝草书的比较,突出诗人对不同书法风格和作品的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直抒胸臆:“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直接表达诗人对书法创作的观点,认为一味追随他人终究只能落后,只有形成自己的风格才能真正达到书法艺术的高境界,使诗歌的思想观点鲜明。
3. 分段赏析
前六句:“邱郎气如春景晴,风暄百果草木生。眼如霜鹘齿玉冰,拥书环坐爱窗明。松花泛砚摹真行,字身藏颖秀劲清,问谁学之果兰亭”,诗人先以春景比喻邱十四的气质,展现其活力与明朗。接着刻画邱十四的外貌与读书的场景,体现其高雅。随后描述他以松花研墨临摹书法,字体特点及推测其学自《兰亭序》,从人物气质到书法学习,逐步深入地描绘邱十四,表达对他的赞赏。中间六句:“我昔颇复喜墨卿,银勾虿尾烂箱籯,赠君铺案黏曲屏。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大字无过瘗鹤铭,官奴作草欺伯英”,诗人讲述自己往昔对书法的喜爱及收藏,表明要将这些书法作品赠予邱十四。然后对不同字体和书法作品进行评价,体现诗人深厚的书法素养和独特见解,同时也为邱十四在书法学习上提供参考。后四句:“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卿家小女名阿潜,眉目似翁有精神。试留此书他日学,往往不减卫夫人”,诗人提出书法创作应自成一家的观点,升华诗歌主题。最后提及邱十四的小女儿阿潜,夸赞其外貌有其父的精神,期许她日后学习这些书法能有所成就,如卫夫人一般,使诗歌在表达对友人及书法见解之后,增添了对晚辈的关怀与期望。
4. 作品点评
黄庭坚曾在文论中谈到此诗。当时晁美叔背后评价他的书法仅具韵味,无王羲之笔法,他以“优孟与孙叔敖”的典故回应,表明不应一味模仿。还提到丘敬和临摹王羲之行书虽笔意润泽,但受限于规矩。他赠诗丘敬和,其中就有上述名句。此诗及相关言论,展现了黄庭坚的书法见解,对研究古代书法理念与文学创作观念具有一定价值。
上一篇:宋·释师范《偈颂十七首其一》
下一篇:宋·舒岳祥《水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