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婷婷小树梅":那山边小路上娉娉婷婷的小梅花树啊,
# 婷婷:形容姿态优美动人。
"为谁零落为谁开":它的花朵是因为谁盛开,又因为谁零落呢。
"多情也恨无人赏":梅花富于感情,又以无人欣赏为遗憾,
"故遣低枝拂面来":因而它故意派遣一两个低低的枝条轻轻擦过行人的面颊。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以咏物(梅花)为题材。诗中描绘了山路旁姿态美好的小梅树,它们孤独地开放又零落,不禁让人思索它们是为谁而开、为谁而落。梅花多情,遗憾无人欣赏,所以特意伸出低枝轻拂行人。全诗借梅花的遭遇,表达了不被赏识的感慨和寂寞之情。
2. 写作手法
拟人:“多情也恨无人赏,故遣低枝拂面来”,将梅花赋予人的“多情”“恨”等情感和“遣”的动作,使梅花形象更加鲜活,便于诗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梅花在荒僻处独自开放却无人欣赏的遭遇,象征着像诗人一样有才华却不被赏识的人,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3. 分段赏析
“山路婷婷小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开篇描绘了山路旁姿态美好的小梅树,直接提出梅花为谁开放、为谁零落的疑问,营造出一种孤寂、迷茫的氛围,引发读者的思考。“多情也恨无人赏,故遣低枝拂面来”诗人赋予梅花“多情”和“恨”的情感,因为无人欣赏而主动伸出低枝拂面,生动地刻画了梅花渴望被关注的形象,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自身不被赏识的情感。
4. 作品点评
《明发房溪二首(其一)》体现了杨万里“诚斋体”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的特点。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将梅花人格化,使诗歌充满情趣。通过咏梅寄寓身世之感,情感真挚而含蓄,在看似轻松的笔触下,蕴含着深沉的感慨,展现了杨万里诗歌善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