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āo

朝代:宋作者:仇远浏览量:3
rén
shēng
tiān
gēng
záo
suī
láo
yǒu
yīn
yuè
shī
shān
jiù
gǎo
稿
wèi
guān
tiē
xué
xíng
shū
shān
gōng
zuì
hòu
yóu
wèi
sǒu
xián
lái
zhǐ
diào
shì
dào
qiū
fēng
zǒng
xiāo
suǒ
gāo
bái
yún

译文

人生于天地间不过是短暂寄居,耕织劳作虽辛劳却自有乐趣富余。因品读杜甫诗而删改旧日文稿,为观摩羲之帖便练习行书笔触。似山公醉酒后仍能骑马随性,如渭叟清闲时只把钓竿来举。世道如秋风总显萧索冷落,怎么比得上在白云缭绕的居所里高枕安卧?

逐句剖析

"人生天地一蘧庐":人生于天地间不过是短暂寄居,

"耕凿虽劳乐有余":耕织劳作虽辛劳却自有乐趣富余。

"因阅杜诗删旧稿":因品读杜甫诗而删改旧日文稿,

"为观羲帖学行书":为观摩羲之帖便练习行书笔触。

"山公醉后犹骑马":似山公醉酒后仍能骑马随性,

"渭叟闲来只钓鱼":如渭叟清闲时只把钓竿来举。

"世道秋风总萧索":世道如秋风总显萧索冷落,

"何如高卧白云居":怎么比得上在白云缭绕的居所里高枕安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高卧》是元代诗人仇远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以“蘧庐”起笔,点明人生短暂的哲思,继而写耕凿劳作虽辛劳却充满乐趣,奠定了安于田园的基调;颔联描绘阅读杜甫诗作、删改旧稿,观摩王羲之法帖、练习行书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在诗书笔墨中的自得与雅趣;颈联借用“山公醉酒骑马”“渭叟闲居钓鱼”的典故,暗合自身闲适放达的生活状态;尾联以“世道萧索”的现实与“高卧白云”的理想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超脱世俗、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融人生哲思、生活情趣与处世态度于一体,语言质朴而意境清远,既展现了耕读习艺的田园之乐,又暗含对世道纷扰的疏离,体现出诗人淡泊旷达的精神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诗人、词人、书法家

仇远(1247~1326?),元代诗人、词人、书法家。字仁近,一字仁父。自号山村(一作山邨)、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大德年间,仇远出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便辞任,后居于虎林白龟池上。他与宋文学家白珽并称“仇白”。他多写景咏物之作,风格近周邦彦、姜夔。其论诗近体主于唐,古体主于《文选》。所作诗篇甚富,后多散佚。词集《无弦琴谱》,也多是写景咏物之作。《稗史》一卷,是笔记小说,文字简洁,其中有些故事,笔调流畅,趣味横生。主要作品有《金渊集》《山村遗稿》。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人生天地一蘧庐,耕凿虽劳乐有余”两句是对人生与劳作的哲思。“人生天地一蘧庐”化用《庄子》“蘧庐”之喻,点明人生短暂的本质;“耕凿虽劳乐有余”转而写躬耕劳作,“虽劳”承认辛苦,“乐有余”却突出劳作带来的满足感——超越肉体辛劳,直达精神自足,为全诗奠定“苦中取乐、安于本真”的基调,语言质朴却含对生活本质的洞察。颔联“因阅杜诗删旧稿,为观羲帖习行书”两句是对诗书笔墨生活的描写。“因阅杜诗删旧稿”写阅读杜甫诗作后删改自己旧稿,“杜诗”既见诗人对先贤诗学的推崇,也暗示其创作中对沉郁顿挫风格的决心;“为观羲帖习行书”记观摩王羲之法帖并练习行书,“羲帖”代表魏晋风流的书法意趣,“习”字见刻意琢磨的专注,展现出诗人在诗文书画中浸润的日常。颈联“山公醉后犹骑马,渭叟闲来只钓鱼”两句是对闲适放达状态的借典映射。“山公醉后犹骑马”化用西晋山简醉酒骑马、颓然自放的典故,暗合诗人“醉后犹能骑马”的疏狂姿态,非真写醉酒,而是以典故喻指不拘形迹的生活态度;“渭叟闲来只钓鱼”化用姜太公渭水垂钓、静待明主的典故,暗指自身退隐后“无目的而自适”的状态,含蓄展现超脱世俗的疏放与闲适,用典贴切而不晦涩。尾联“世道秋风总萧索,何如高卧白云居”两句是对世道与理想的对比抉择。“世道秋风总萧索”以“秋风萧索”比喻世道的寒凉与纷扰,“总”字见对世事艰辛的普遍认知,暗含对现实的疏离;“何如高卧白云居”以“何如”反问,将“高卧白云居”与“世道萧索”形成鲜明对比。末句以设问收束,语气坚定而含向往,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卒章显志,余韵清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下一篇:宋·释智圆《松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