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春无语":花瓣静静飘落,春天无声无息,
"春归鸟自啼":鸟儿好像不知道春要归去,还在那里独自啼鸣。
# 啼:啼叫。,自:独自。,春归:春天去了。
"多情是蜂蝶":只有小蜜蜂和蝴蝶甚是多情,
# 蜂蝶:旧时常用以借指帮衬风月的人。
"飞过粉墙西":飞过白色的墙壁去追寻春的足迹。
# 粉墙:白色的墙。
宋代作家
朱淑真(?~?),宋代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今安徽歙县)。出身仕宦家庭,幼聪慧,喜读书,文章幽艳,擅长丹青,通晓音律。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朱淑真的诗作造语婉丽流畅,自然清新,形象鲜明生动,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其词意境凄凉,哀婉动人,擅长运用白描手法准确刻画人物的神态。主要作品有《愁怀》《诉愁》《旧愁》《生查子》等。著有《断肠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描绘生活场景的诗。描绘了暮春时节,花朵悄然落下,春天默默归去,鸟儿独自啼叫,多情的蜂蝶飞过粉墙西边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又略带伤春氛围,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归的惆怅之情。
2. 写作手法
拟人:“多情是蜂蝶”一句里,“多情”把蜂蝶拟人化,使其具有了人的情感,好像蜂蝶饱含情意,不顾春天将逝仍自在飞舞。开门见山:“花落春无语”体现“开门见山”手法。起笔直绘花落这一暮春之景,借“春无语”强化氛围,无铺垫地将暮春情境呈现,使读者迅速入境。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里,诗人紧扣“春归”,描绘书窗外景致。首句直陈所见,以“花落”径直点明“春归”之象。次句则写所闻,借“鸟自啼”进一步烘托“春归”氛围。诗人着墨春归,未刻意雕琢景物,落花、鸟啼,皆似不经意入诗。但这寥寥数笔,却巧妙勾勒出春归的独特氛围。特别“春无语”与“鸟自啼”这六字,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为诗增添无尽韵味,从中也能隐约感知诗人内心的惜春、留春之意。诗的后两句,转而描绘蜜蜂与蝴蝶欢快飞舞,展现出即便美好的春天已然离去,初夏之景依旧生机勃勃。至此,诗的情调陡然变得明朗,氛围也随之活跃起来,为整首诗注入别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