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塍芳草碧芊芊":东马塍芳草碧绿茂盛,繁花满目,
# 芊芊:草木茂盛的样子。,塍:田畦,田间界路。
"活水穿花暗护田":活水穿流其间,静静地润泽农田。
# 活水:流动的水。
"蚕事正忙农事急":正是养蚕农忙时节,
"不知春色为谁妍":也不知这美丽春色是为给谁看?
# 妍:美丽。
宋代作家
朱淑真(?~?),宋代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今安徽歙县)。出身仕宦家庭,幼聪慧,喜读书,文章幽艳,擅长丹青,通晓音律。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朱淑真的诗作造语婉丽流畅,自然清新,形象鲜明生动,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其词意境凄凉,哀婉动人,擅长运用白描手法准确刻画人物的神态。主要作品有《愁怀》《诉愁》《旧愁》《生查子》等。著有《断肠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乡村题材诗。描绘了东马塍田园中芳草如茵、流水护田的美好景色,体现了蚕事和农事的忙碌,营造出乡村生机与劳作氛围,表达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2. 写作手法
反问:“不知春色为谁妍”运用反问,强化对人们无暇赏春的感慨,引发对忙碌生活错过春光的思考,深化主题。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两句勾勒出芳草繁茂、流水护田的春日美景。后写人们忙于蚕事农事,以美好春景反衬劳作繁忙,用乐景衬哀情,凸显生活忙碌无奈。
3.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两句,便将东马塍这方花草种植地的独特景致与花农的辛勤耕耘成果,以别出心裁的笔触生动展现。那连绵一垄的花草,绿意盎然、长势繁茂,潺潺流水于花丛间穿梭,仿若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前句鲜明勾勒出春之蓬勃生机,繁茂花垄尽收眼底;后句则含蓄暗示花农的辛勤付出,那流淌的活水便是无声见证。花草如此繁茂,并非仅依赖天地恩赐,更多是花农不辞辛劳、精心浇灌的结晶,这正是东马塍声名远扬的根源,既有娇艳花卉,更有勤劳种花人。作者精准捕捉这两个典型要素,以短短十四个字巧妙凝炼,表达形象简洁,又洋溢着灵动生气,别具一格。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意蕴深邃。面对这片芳草如茵、繁花似锦,为春光增添无限妍丽的景象,作者不禁思绪联翩:养蚕人忙于蚕事,种田人忙于农事,这大好春光究竟是为谁而这般绚烂多姿?此处,作者难掩对创造美的花农的由衷赞美。他们精心培育东马塍的美景供众人欣赏,自己却一心投入创造更多财富的劳作中,无暇顾及身边美景,足见农民高尚的思想境界。诗末以反问句收束,不仅拓宽了诗歌的思想深度,更启发读者展开深入思考。
4. 作品点评
从朱淑真这位大家闺秀的优渥生活背景审视此诗,更能领略其非凡思想、精湛艺术造诣、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力以及高超的形象捕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