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香雾湿人须":不知道带着香气的雾气打湿了人的胡须,
"日照须端细有珠":太阳一照,胡须尖上挂着细细的水珠。
# 珠:水珠。
"政是春山眉样翠":正是那春山如女子翠眉般秀丽,
"被渠淡粉作糊涂":却被这雾气像用淡粉涂抹一般,变得朦胧模糊。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也是一首咏物题材的诗。描绘了清晨雾气弥漫时的景象,细腻呈现了雾气打湿胡须、阳光映照须端水珠的细节,以及雾气笼罩下春山如眉却被“涂糊”的朦胧画面,体现了诗人对清晨晓雾这一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与由衷喜爱,展现出自然之趣。这是一首写晓雾的七言绝句,借雾气湿人须、笼罩春山的景象写出了大自然在清晨时分的灵动与美妙,抒发了诗人沉醉于日常自然景观、热爱生活的情感。
2. 写作手法
比喻:“政是春山眉样翠”把春山比作女子的翠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山的翠绿与秀丽,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春山的形态美。拟人:“被渠淡粉作糊涂”中,将雾赋予人的行为,仿佛雾是一个调皮的孩子,用淡粉把春山的妆容弄糊涂了,使雾具有了人的灵性,让诗歌的画面更加鲜活有趣。
3. 分段赏析
开篇从自身触觉入手,“不知”二字带出雾气悄然而至、轻柔湿润的特点,将读者瞬间拉进那朦胧清晨。承接上句,转为视觉描写,借阳光映出须端水珠,展现雾气浓重,画面感十足,还自然引出下文远景。笔锋一转至远方春山,把春山比成翠眉,形象勾勒其柔美形态,凸显诗人观察力与想象力。收尾巧用拟人,让雾似顽童弄糊春山妆容,诙谐描绘雾中山景朦胧美,为全诗添灵动俏皮之感。
上一篇:宋·吴潜《如梦令·庭院深深春寂》
下一篇:宋·唐庚《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