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ǎo
yǐn

朝代:宋作者:林逋浏览量:3
mén
jìng
xiāo
rán
shān
lín
shè
biān
shuǐ
fēng
qīng
wǎn
diào
huā
zhòng
chūn
mián
rǎn
rǎn
tái
huá
lín
lín
shí
yuán
rén
huán
zhū
dòng
yīng
shǔ
xián
xiān

译文

门前小径寂寂无人,唯有清寂萧然,屋舍静静依偎在山林旁边。傍晚水风清凉,正适合悠然垂钓,春日花影浓重,不妨酣眠享受慵懒时光。青苔柔滑绵长,在湿润中泛着光泽,石子晶莹圆润,于水流中静静罗列。这人间的山林居所,本就该是 “闲仙” 的栖身之所啊。

逐句剖析

"门径独萧然":门前小径寂寂无人,唯有清寂萧然,

# 萧然:潇洒、悠闲。,门径:当门的小路。

"山林屋舍边":屋舍静静依偎在山林旁边。

"水风清晚钓":傍晚水风清凉,正适合悠然垂钓,

"花日重春眠":春日花影浓重,不妨酣眠享受慵懒时光。

"苒苒苔衣滑":青苔柔滑绵长,在湿润中泛着光泽,

"磷磷石子圆":石子晶莹圆润,于水流中静静罗列。

# 磷磷:清澈明净,此指石子在水中明净的样子。

"人寰诸洞府":这人间的山林居所,

# 洞府:道教称神仙居住的地方。此指隐居之地。,人寰:人间。

"应合署闲仙":本就该是 “闲仙” 的栖身之所啊。

# 应合署:《淳祐志》卷八作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小隐》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首联以"门径独萧然,山林屋舍边"勾勒出隐居处所的清幽环境,门庭萧寂、屋舍傍山,奠定了远离尘嚣的基调;中间两联"水风清晚钓,花日重春眠。苒苒苔衣滑,磷磷石子圆",从动态与静态角度细致描绘隐居生活:晚风清凉时悠然垂钓,春日花繁处酣然春眠,湿润的苔衣泛着光泽,圆滚的石子点缀水滨,尽显闲静自适的生活状态;尾联“人寰诸洞府,应合署闲仙"收束全诗,将隐居之地比作人间洞府,自许为"闲仙",含蓄表达对隐逸生活的精神认同。全诗以清逸自然的笔触,串联起山林居所、日常起居与自然景物,在对细节的精微刻画中,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生活趣味与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语言质朴而富有画面感,于平淡中见真味,既体现了林逋作为隐士的生活实态,也通过对"小隐"情境的诗意建构,为传统隐逸主题增添了兼具生活气息与哲学意涵的审美范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967~1028),北宋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性格恬淡,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多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多五、七言律诗。林逋喜欢梅花、白鹤,有“梅妻鹤子”之称。作为布衣隐士,他被朝廷曾赐予粟帛,卒谥和靖先生。代表作品有《山园小梅》《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西湖》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小隐》首联“门径独萧然,山林屋舍边”以白描勾勒出清幽孤寂的隐居环境,“独”“边”二字强化空间封闭性,奠定远离人寰的基调;颔联“水风清晚钓,花日重春眠”动静结合,“清”字写风兼表心境澄明,“重”字以花日之盛衬春眠慵懒,尽显闲适生活情态;颈联“苒苒苔衣滑,磷磷石子圆”巧用叠字与通感,细腻刻画苔石质感,折射出诗人与自然相亲的生活态度;尾联“人寰诸洞府,应合署闲仙”以浪漫想象将隐居地比作仙境,自许“闲仙”,通过用典与比喻,由景及情、由实入虚,升华出诗人视隐逸为天性的精神追求,完成对“小隐”主题的终极阐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下一篇:宋·秦观《田居四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