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fēng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chūn
fēng
suī
hǎo
chūn
tài
chāng
chāng
ruò
jiào
chūn
yǒu
wéi
qiǎn
zhī
fāng
shū
chūn
xiān
chūn
duàn
cháng

译文

春风虽然能够自己生发万物,春天的万物却太繁荣昌盛了。如果按照我的意愿,则希望花朵一支支按照顺序开放,这样春天就能常开不败。我的意愿自然不是春天的意愿,所以在春天来临之前就已经断肠。

逐句剖析

"春风虽自好":春风虽然能够自己生发万物,

"春物太昌昌":春天的万物却太繁荣昌盛了。

# 昌昌:繁盛的样子。

"若教春有意":如果按照我的意愿,

"惟遣一枝芳":则希望花朵一支支按照顺序开放,这样春天就能常开不败。

# 遣:使,令。

"我意殊春意":我的意愿自然不是春天的意愿,

# 殊:不同。

"先春已断肠":所以在春天来临之前就已经断肠。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风》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作于会昌六年(846)春。全诗以“春风”为线索,通过“春物太昌昌”与“惟遣一枝芳”的对比,揭示了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哲理,暗喻人生荣枯无常。首联直写春风和煦、万物繁盛,颔联突发奇想,提出若春有灵性应只留“一枝芳”,以此寄托对美好事物长存的渴望;尾联“我意殊春意,先春已断肠”直抒胸臆,以春未尽而心已悲强化哀婉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春风》由唐代李商隐所作,李商隐面对春暖花开、春风和煦的景象,联想到自身的遭遇与人生的起伏,感慨美好事物的易逝,于是写下此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写春天的诗。借春风、春物等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繁荣昌盛,表达了越是灿烂越是容易落败的哲思,抒发了诗人对春天流逝的伤感以及事与愿违的无奈之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借春风、春物等春天的景象,抒发自己对美好易逝的伤感与无奈,如“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对比:以自己与春天不同的心意“我意殊春意”形成对比,突出自己的伤感情绪。直抒胸臆:尾句“先春已断肠”直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3. 分段赏析

“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写出春风和暖,春物繁荣,“虽”字为下文情感转折做铺垫,“太昌昌”流露出对春景易逝的叹息。“若教春有意,惟遣一枝芳”,诗人突发奇想,希望春天只让一枝花开放,以留住春意,与杜甫诗句意蕴相通,展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我意殊春意,先春已断肠”直抒胸臆,将诗人与春天不同的心意直接点明,在春天还未来时就已断肠,强化了对春天流逝的伤感,与首句呼应,使全诗情感更加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只恐爱博而情不专也。

明末清初冯班

# 春风泛爱,我则断肠。

清屈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下一篇:唐·贾岛《寄韩潮州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