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àn
·
·
yǒng
méi

朝代:宋作者:朱淑真浏览量:3
zhú
zhī
méi
yìng
dài
lín
jìng
hòu
qīng
huà
chéng
qiǎn
shuǐ
héng
shū
yǐng
chuī
chè
xiǎo
chán
xīn
shì
chóng
xǐng
fēng
qián
àn
xiāng
yuè
qīn
huā
lěng

译文

竹林里有一枝梅花,映衬着树林显得愈发幽静。雨后梅花清奇的样子画也画不出,浅浅的水面上横斜着稀疏的影子。吹奏完《小单于》乐曲,心中的往事重新回忆、思考。在微风中梅花不断飘来暗暗的香气,月光照在花上更觉清冷。

逐句剖析

"竹里一枝梅":竹林里有一枝梅花,

# 梅:一作斜。

"映带林逾静":映衬着树林显得愈发幽静。

# 映带:指竹与梅互相衬托。

"雨后清奇画不成":雨后梅花清奇的样子画也画不出,

"浅水横疏影":浅浅的水面上横斜着稀疏的影子。

# 疏影:疏朗的影子。

"吹彻小单于":吹奏完《小单于》乐曲,

# 小单于:唐代大角曲名。,彻:尽、终了。

"心事思重省":心中的往事重新回忆、思考。

"拂拂风前度暗香":在微风中梅花不断飘来暗暗的香气,

# 拂拂:形容风轻轻地吹动。

"月色侵花冷":月光照在花上更觉清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女词人朱淑真创作的词作。词中借梅花来抒情,上片描绘梅花在竹林中、雨后的清奇姿态,下片通过笛声、月色等营造氛围,写梅花心事。运用衬托等手法,借梅花的清奇、孤傲,衬托人心的高洁、孤独。语言自然,引用林逋咏梅相关内容自然贴切。此词展现了词人高尚的审美理想,体现其对人格独立、美好精神世界的向往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作家

朱淑真(?~?),宋代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今安徽歙县)。出身仕宦家庭,幼聪慧,喜读书,文章幽艳,擅长丹青,通晓音律。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朱淑真的诗作造语婉丽流畅,自然清新,形象鲜明生动,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其词意境凄凉,哀婉动人,擅长运用白描手法准确刻画人物的神态。主要作品有《愁怀》《诉愁》《旧愁》《生查子》等。著有《断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卜算子·咏梅》收录于《断肠词》,为南宋朱淑贞所作。1182年,魏仲恭将其词作收集整理,命名为《断肠集》。全集原有八卷,含近二百多首词,然而现存词作仅三十二首。朱淑贞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对自身身世深感哀伤,故而以“断肠”为其词集命名。其词集版本有明毛晋汲古阁刻《诗词杂俎》本、清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本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咏物词。通过描绘梅花在竹林、雨后、风中、月下等环境中的形象,借梅花的清奇、孤傲,表达了词人高洁、孤独的心境,以及对人格独立和美好精神世界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化用:“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此句化用林逋“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林逋原句生动展现了梅花在月色下散发暗香的清幽画面,朱淑真在此基础上,以“拂拂风前度暗香”描述梅花香气在微风中飘散,“月色侵花冷”则增添了一份清冷之感,营造出独特的氛围,赋予梅花更为孤寂、幽冷的韵味,使情感表达更含蓄深沉。

3. 分段赏析

上片:全力凸显梅之清奇。“竹里一枝斜”起笔便不同凡响,竹与梅皆具高洁气节,于一片竹林间斜逸出一枝寒梅,使其更显卓然不群、格调高绝,神韵十足,奠定全词基调。“映带林逾静”,“映带”意即景物相互映衬。竹林与寒梅彼此烘托,让周遭氛围愈发清幽宁静。“雨后清奇画不成”,春雨洗礼后,梅花那清逸奇妙之神韵,即便是丹青妙手也难以描摹。此句堪称全词关键,词人饱含深情盛赞梅花,将梅之神韵抬升至极高境地,借此彰显对封建礼教的不屑与抗争。“浅水横疏影”则勾勒梅花外形,稀疏梅影横斜映于清浅水面,顺势转入下片。下片:“吹彻小单于,心事思重省”两句,笔锋一转进入抒情。“小单于”是曲调之名。词人赏罢梅花神韵,尽情吹奏乐曲,却也勾起诸多心事。“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檐冷”收束全词,再度聚焦梅花。此句化用林逋“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妙境。静谧月夜,一曲终了,梅花幽香在朦胧月色里随风飘散,令人心醉。“香”与“冷”二字,看似寻常,实则经词人精心雕琢。这两句既是对梅花神韵的升华,也集中展现了词人的品格。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开篇突兀而起,随后笔锋一转,聚焦于“雨后清奇”,着重描绘出梅花的神韵与外形。过渡至下片时,笔调转换为吹奏乐曲,由此引发内心的种种心事,收尾处又回归主题,展现出风里梅花暗香悠悠飘散,月色笼罩下一片朦胧凄清之景。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时雨》

下一篇:宋·辛弃疾《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