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灯残闻雁声":梦醒灯灭,听见雁声,
"揽衣起坐待天明":披衣坐起,等待天明。
"街头浊酒不堪醉":街头的浊酒无法消愁,
"窗外疏梅空复情":窗外的梅花徒增伤感。
"人欲见挤真砭石":宁愿像被挤的石头般坚韧,
# 砭:以石针刺病曰砭。古有此法,今失传。引申之为规谏过失之辞。,见挤:受人挤抑。《唐书》:“通王府长史丁琼者,尝为延赏挤抑,内怨望。”
"身宁轻用作投琼":也不愿轻易改变自己。
# 投琼:掷骰之戏。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诗:“酒垆先叠鼓,灯市蚤投琼。”注:“吴中腊月,即有灯市,珍奇者数人醵买之,相与呼卢,彩胜者得灯。”
"南湖可引春畴美":南湖的春景如此美丽,
"只合躬耕毕此生":只愿在此躬耕度过余生。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梦断》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出自《剑南诗稿》。该诗属于生活题材,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梦醒后的孤独与思考,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比喻:诗中的“人欲见挤真砭石”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与人之间的排挤比作砭石(即尖石),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被排挤、被压迫的痛苦感受。借代:“身宁轻用作投琼”中的“投琼”借代为赌博或轻易抛弃,表达了诗人宁愿保持自身的清白和正直,也不愿随波逐流、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3. 分段赏析
首联以“梦断灯残闻雁声”开篇,营造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梦断"指从梦中惊醒,暗示诗人内心的不宁或忧虑;"灯残"则形容夜深人静,灯火摇曳将尽,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闻雁声"中的雁鸣哀婉,更添一份凄凉。紧接着,“揽衣起坐待天明”,诗人因无法再入眠,披衣而起,静坐等待黎明的到来,这一动作描绘出诗人内心的烦闷与无奈。颔联通过“街头浊酒不堪醉”与“窗外疏梅空复情”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街头浊酒"难以让诗人沉醉,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无法借酒消愁;"窗外疏梅"则象征着高洁的情操,但“空复情”三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徒然向往,情感复杂而深沉。颈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排挤的不屑与对自我价值的坚守。"人欲见挤真砭石"一句,将人与人之间的排挤比作砭石(即尖石),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被排挤、被压迫的痛苦感受;"身宁轻用作投琼"则表达了诗人宁愿将自己看作被投掷的琼玉,不以为意,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与正直。尾联以“南湖可引春畴美”引出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或美好愿景,南湖的春水可以引来灌溉肥沃的田地,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然而,“只合躬耕毕此生”一句,却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甘愿亲自耕作、了此一生的决心。这一转折,既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也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信念的坚守与追求。
上一篇:宋·刘克庄《黄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