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ǒu
shū

朝代:宋作者:邵雍浏览量:3
qiáng
yāng
qiáng
zhǔ
yāng
chén
qiáng
jūn
yāng
wěi
shēn
bīng
jiān
shuāng
biàn
zhī
zǎo
guó
jiā
wáng

译文

妻子强势则丈夫受害,奴仆强势则主人遭殃,臣子强势则君主危殆。尾巴过大反噬身躯,寒冰坚硬始于微霜。隐患不早察觉辩明,终将导致国破家亡。

逐句剖析

"妻强夫殃":妻子强势则丈夫受害,

"奴强主殃":奴仆强势则主人遭殃,

"臣强君殃":臣子强势则君主危殆。

"尾大于身":尾巴过大反噬身躯,

"冰坚于霜":寒冰坚硬始于微霜。

"辩之不早":隐患不早察觉辩明,

"国破家亡":终将导致国破家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偶书》是北宋理学家、诗人邵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前三句通过三个例子,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秩序混乱的场景。诗人强调了等级秩序的重要性,指出如果下属权力过大,将会给上级带来灾难。中间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乱象的严重性。“尾大于身”形象地描绘了下属权力超过上级的情况,而“冰坚于霜”则暗示了事物的发展已经超过了其本质,变得不可控制。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及时纠正社会乱象的呼吁。如果不及时辨别和纠正这些问题,将会导致国家和家庭的灭亡。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秩序混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家庭稳定的深切关怀。语言简洁而有力,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理学家,“北宋五子”之一

邵雍(1011~1077),北宋理学家。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卒后赐谥康节。先祖为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百源先生”。屡授官不赴。邵雍是理学象数派创立者,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其诗多为随口成章的闲适之作,诗风平易明畅,语言浅近通俗而往往寓以理趣机锋,亦有被讥为有韵之语录者,是宋代理学诗的代表,又被称为“击壤体”。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三句:“妻强夫殃,奴强主殃,臣强君殃。”通过三个并列的句子,揭示了在各种关系中,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的影响。妻子过于强势会导致丈夫受累,奴仆过于强势会使主人受害,臣子过于强势会使君主遭殃。这种因果关系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间两句:“尾大于身,冰坚于霜。”运用了自然现象来类比社会现象。尾大于身,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本次要的部分反而超过了主要部分,导致整体失衡。冰坚于霜,说明冰是由霜变化而来,但冰比霜更加坚硬,暗示事物的发展变化会带来新的问题。这种类比生动形象,使抽象的道理更加易于理解。后两句:“辩之不早,国破家亡。”强调了及时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在问题初现端倪时就加以解决,等到问题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国家破灭、家庭灭亡的严重后果。这是一种警示,提醒人们要防微杜渐,及时处理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叶绍翁《赞洞宾像》

下一篇:宋·张嵲《夜听雨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