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àng
èr

朝代:宋作者:邵雍浏览量:3
jiǔ
hàn
ǒu
chéng
fāng
wèi
chóu
suī
néng
liǎn
chén
néng
jiù
shǔ

译文

长时间的干旱之后偶然降下了雨,刚刚为此感到欢喜,它抚慰了我因干旱而产生的愁苦。这场雨虽然能够让尘土不再飞扬,但是却不能挽救干枯的庄稼。

逐句剖析

"久旱偶成雨":长时间的干旱之后偶然降下了雨,

"方喜慰愁苦":刚刚为此感到欢喜,它抚慰了我因干旱而产生的愁苦。

"虽能敛尘土":这场雨虽然能够让尘土不再飞扬,

"不能救禾黍":但是却不能挽救干枯的庄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望雨(其二)》是北宋诗人邵雍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围绕着久旱之后下雨这一事件展开。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久旱得雨时人们的普遍心情,一场雨的到来暂时缓解了人们因干旱而产生的忧虑。后两句笔锋一转,指出这场雨虽然有敛尘土的作用,但对于干枯的庄稼来说,却无法起到拯救的作用,反映出诗人对百姓生计的深切关注。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旱情的无奈和对百姓庄稼收成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理学家,“北宋五子”之一

邵雍(1011~1077),北宋理学家。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卒后赐谥康节。先祖为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百源先生”。屡授官不赴。邵雍是理学象数派创立者,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其诗多为随口成章的闲适之作,诗风平易明畅,语言浅近通俗而往往寓以理趣机锋,亦有被讥为有韵之语录者,是宋代理学诗的代表,又被称为“击壤体”。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久旱偶成雨,方喜慰愁苦”,诗中“久旱”点明了当时干旱时间之长,人们承受着旱情带来的痛苦。“偶成雨”强调了这场雨的偶然性。当雨终于降下时,人们“方喜慰愁苦”,刚刚产生喜悦之情,这场雨暂时缓解了大家因干旱而产生的愁苦。此句生动地描绘出人们在久旱盼雨时,雨来之不易的欣喜心情,从侧面反映出干旱的严重程度。“虽能敛尘土,不能救禾黍”,诗中“虽能”表示转折,这场雨虽然有“敛尘土”的作用,让飞扬的尘土得以平息,使环境有了一些改善。但“不能救禾黍”则直接点明了这场雨的局限性,对于干枯的庄稼来说,它无法起到拯救的作用。庄稼是百姓生计的依靠,雨不能救禾黍,意味着百姓可能面临颗粒无收的困境。此句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担忧,反映出诗人关注民生、心系百姓的情怀,也通过这种转折,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示子遹》

下一篇:宋·陆游《书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