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淮南树":河对岸是淮南的树木,
"中流渡北人":江水中央有北方的人正在渡河。
"数来无急务":数一数过往的船只,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情,
"一数一回新":每算一次,就觉得生活又有了新的意义。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写作手法
白描: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直接描绘出淮河两岸的景色和渡河的情景。“隔岸淮南树,中流渡北人。”,用简单的词汇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没有过多修饰,却给人以清晰的视觉感受。动静结合:诗中“隔岸淮南树”描绘了静态的自然景物,而“中流渡北人。”则展现了动态的人文场景。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富有层次感。反复:“数来无急务,一数一回新”通过“数”的重复,强调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新鲜感和留恋之情,通过这种反复渲染,突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对自然的热爱。
2. 分段赏析
首句:“隔岸淮南树。”诗人描绘了淮河南岸的树木,点明了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为全诗营造了宁静的氛围。次句:“中流渡北人。”诗人转向河中,描写北方人在河中渡河的情景,展现了生活的动态画面。第三句:“数来无急务。”诗人观察到渡人并无急事,生活节奏舒缓,反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末句:“一数一回新。”诗人通过“一数一回新”表达了对生活的新鲜感,即使是最平凡的日常,也能带来新的体验。
上一篇:宋·陈普《朱文公》
下一篇:宋·陈克《南歌子·爱日烘晴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