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ng
tíng
yuàn

朝代:宋作者:张炎浏览量:3
héng
guān
gāo
chù
wàn
shā
hán
xuě
shēn
què
diāo
qiú
yuǎn
yóu
guī
hòu
shuí
rén
hún
wàng
liǎo
jiāng
nán
jiù
chóng
féng
yīng
xiào
piāo
líng
tóng
diào
shān
hǎi
shù
shì
yòu
chéng
xíng
yān
péng
duàn
gèng
diǎn
liàn
rén
fēi
jīn
yòu
jīng
luò
xún
chūn
dìng
yīng
bèi
wēi
huā
liú
zhù
qiě
chóu
shuō
dāng
shí
suì
gēng
yín
huì
quán
yān
yuè
nián
zài
huì
yǒng
dōng
wèi
bié
jiāng
zhī
běi
suì
zuò

译文

我曾吹奏横笛,记得在玉门关高高的城楼之上。万里沙漠寒冷,积雪深厚,难寻路径。塞外苦寒磨破了貂皮裘衣,远游归来后,能与谁共谱这塞外笛曲呢。旧日友人在何处。久别之后简直忘了、曾与友人在江南共赏的旧雨。没料到会再度相逢,友人应会笑我、如飘飞羽毛般漂泊无依。想当年一同前往那处。钓取如珊瑚般的海树。为何又要踏上旅途。在烟霭笼罩的孤浦,小船停泊。更有几点、飘飞的柳絮,似恋人般依依难舍。现如今又、到京洛寻觅春光,料想会被、薇花留住。暂且别把这孤愁,说与当年那些歌舞场中的人。庚寅年,我与吴菊泉在燕蓟之地相遇。过了八年,又在甬东重逢。不久后我们分别,他又将前往北方,于是我创作了这首曲子。

逐句剖析

"记横笛、":我曾吹奏横笛,

"玉关高处":记得在玉门关高高的城楼之上。

"万里沙寒":万里沙漠寒冷,

"雪深无路":积雪深厚,难寻路径。

"破却貂裘":塞外苦寒磨破了貂皮裘衣,

"远游归后与谁谱":远游归来后,能与谁共谱这塞外笛曲呢。

"故人何许":旧日友人在何处。

"浑忘了、":久别之后简直忘了、

"江南旧雨":曾与友人在江南共赏的旧雨。

"不拟重逢":没料到会再度相逢,

"应笑我、":友人应会笑我、

"飘零如羽":如飘飞羽毛般漂泊无依。

"同去":想当年一同前往那处。

"钓珊瑚海树":钓取如珊瑚般的海树。

# 钓珊瑚海树:喻指求取功名。

"底事又成行旅":为何又要踏上旅途。

"烟篷断浦":在烟霭笼罩的孤浦,小船停泊。

"更几点、":更有几点、

"恋人飞絮":飘飞的柳絮,似恋人般依依难舍。

"如今又、":现如今又、

"京洛寻春":到京洛寻觅春光,

# 京洛:指大都。

"定应被、":料想会被、

"薇花留住":薇花留住。

# 薇花:喻爵禄名位。

"且莫把孤愁":暂且别把这孤愁,

"说与当时歌舞":说与当年那些歌舞场中的人。

"岁庚寅":庚寅年,

# 庚寅: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

"会吴菊泉于燕蓟":我与吴菊泉在燕蓟之地相遇。

# 燕蓟:今河北、河北一带。

"越八年":过了八年,

"再会于甬东":又在甬东重逢。

# 甬东:今浙江宁波一带。

"未几别去":不久后我们分别,

"将复之北":他又将前往北方,

"遂作此曲":于是我创作了这首曲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长亭怨》是宋代词人张炎创作的词。词中既写与友人的送别之情,也流露自身沦落之叹,这些情感在上片结句及下阕中得以体现。“重逢”两句,说的是与故人久别重逢,原本满心期盼能一同青云直上,到头来却依旧漂泊无依。“转头处”三句,感叹相聚短暂、离别繁多,如今又要再次分别。“烟篷”两句描摹离别时的境况与滋味,情与景交融相生。下片则提及友人此去的际遇,想必会比自己好些,叮嘱友人不必说起江南这位失意之人,免得那些富贵子弟笑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元间词人、词论家

张炎(1248~1314?),宋末元初词人、词论家。字叔夏,号玉田,晚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张炎精通音律,擅长审音拈韵,以词擅名,属婉约一派。早年多写优游生活,宋亡后多追怀往昔、抒写哀怨,尤长于咏物词。所作《南浦·春水》《解连环·孤雁》盛行一时,世称张春水、张孤雁。其深婉雅净、清丽舒朗的风格和琢字炼句、归于醇雅的语言,于唐宋诸家后独占一体。张炎又曾从事词学研究,对词的音律、技巧、风格,皆有论述。著有词集《山中白云》及论词专著《词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记横笛、玉关高处。万里沙寒,雪深无路。破却貂裘,远游归后与谁谱”开篇“记横笛、玉关高处”,以“横笛”“玉关”勾勒塞外戍边、吹笛的苍凉场景,“万里沙寒,雪深无路”渲染塞外苦寒、行路艰难的环境,为远游经历定调。“破却貂裘”,写塞外风雪磨破貂裘,暗含远游的艰辛;“远游归后与谁谱”,归乡后无人共赏、共忆塞外笛曲,凸显孤独寂寥,从回忆到现实,传递出物是人非的失落。“故人何许。浑忘了、江南旧雨。不拟重逢,应笑我、飘零如羽”中,“故人何许”追问旧友踪迹,“浑忘了、江南旧雨”,“江南旧雨”用典(杜甫《秋述》“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代指旧友),言久别后连与旧友共赏江南雨景的记忆都渐模糊,暗含对往昔交游的怅惘。“不拟重逢,应笑我、飘零如羽”,预想重逢时,旧友会笑自己如羽毛般漂泊无依,将身世飘零的悲叹,融入对故人重逢的假想,情感沉痛又无奈。“同去。钓珊瑚海树。底事又成行旅。烟篷断浦。更几点、恋人飞絮”中,“同去。钓珊瑚海树”,回忆昔日与友人同游,钓取如珊瑚般奇异海树的快意场景;“底事又成行旅”,一转回到现实,追问为何又要踏上漂泊旅途。“烟篷断浦”,描绘烟霭中,小船停泊在荒僻浦口的画面,尽显漂泊的孤寂;“更几点、恋人飞絮”,以飘飞柳絮似恋人般依恋,反衬自身漂泊无依,以景衬情,强化羁旅愁思。“如今又、京洛寻春,定应被、薇花留住。且莫把孤愁,说与当时歌舞”中,“如今又、京洛寻春”,写又至京洛(代指京都)寻觅春光,“定应被、薇花留住”,想象会被清雅薇花吸引停留,暗含对隐逸、宁静生活的向往。“且莫把孤愁,说与当时歌舞”,劝自己别向沉迷歌舞、不问世事者诉说孤愁,既体现对世俗的疏离,也加深孤愁无人理解的悲凉,收束全词,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舜民《卖花声·楼上久踟躇》

下一篇:宋·林景熙《京口月夕书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