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临有故常":重阳九日登高饮酒,向来是惯例,
# 故常:《庄子·天运篇》:“变化齐一,不主故常。”韩愈《平淮西碑》:“欲事故常。”
"随晴随雨一传觞":不管天气是晴是雨,都要传递酒杯饮上几觞。
# 传觞:张衡《南都赋》:“投爵传觞。”
"多病题诗无好句":我因多病在身,想题诗却写不出美妙的句子,
"孤负":真是辜负了,
"黄花今日十分黄":今日这格外金黄艳丽的菊花。
"记得眉山文翰老":记得眉山那位文章圣手苏老先生,
# 眉山文翰老:指苏轼。
"曾道":曾说过,
"四时佳节是重阳":四季之中最美好的佳节便是重阳。
"江海满前怀古意":眼前江海浩渺,更添我怀古的情思,
"谁会":可又有谁能领会我这份心意呢,
"阑干三抚独凄凉":我独自抚遍栏杆,满心都是凄凉。
# 阑干:一作栏干。
两宋之交诗人,“诗俊”
陈与义(1090~1138?),北宋末、南宋初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上舍及第,南宋初官至参知政事。陈与义诗尊杜甫,也推重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也被称之为“诗俊”,是当时“洛阳八俊”之一。其擅长填词,前期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亦甚深,诗作风格清新明快,但题材较窄,以题画咏物写景为主。南渡后,陈与义身经乱离,感时抚事,诗风沉郁悲壮,忧国伤时,不少作品寄托了深厚的家国之感。代表作品有《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夏日集葆真池上》《春日二首》等。著有《简斋集》《无住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节令题材的作品。描绘了重阳佳节登高饮酒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因病体不适而难赋佳篇的无奈,借对苏轼的回忆和眼前江海之景,表达了怀古之意以及无人理解的孤独凄凉之情,蕴含着对家国飘摇的深沉忧虑。借菊花、江海等景象,写出了诗人的孤寂心境和家国之思。
2. 分段赏析
上片“九日登临有故常,随晴随雨一传觞”,开篇点明重阳登高饮酒是惯例,无论天气阴晴,都要举杯饮酒,体现出一种随俗的平淡。“多病题诗无好句,孤负,黄花今日十分黄”,笔锋一转,诗人感慨自己因多病而无法写出好的诗句,辜负了重阳菊花盛开的美景。“孤负”一词,将诗人内心的愧疚与无奈直白道出,而“黄花今日十分黄”以菊花的明艳,反衬出诗人心境的黯淡。下片“记得眉山文翰老,曾道,四时佳节是重阳”,诗人回忆起苏轼曾说过四季的佳节就是重阳,借苏轼之语,引发自己的怀古之情。“江海满前怀古意,谁会,阑干三抚独凄凉”,面对眼前的江海,诗人怀古思绪涌起,然而这份心意却无人能懂,他只能一次次抚摸栏杆,独自品味那份凄凉。“谁会”的反问,增强了孤独感,而“阑干三抚”的动作描写,生动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将情感推向高潮。
# 秋色佳哉,想有以为乐。人生唯寒食、重九,切勿虚过,四时之美,无如此节者矣。
现代胡樨《简斋集注》
上一篇:宋·释文珦《吾心》
下一篇:宋·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