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不办作生涯":这微薄的官职难以维持生计,
"几见秋风卷岸沙":几番秋风吹卷岸边黄沙。
"宋玉有文悲落木":宋玉以文辞悲叹秋叶凋零,
"陶潜无酒对黄花":陶渊明无酒可对菊花。
"天机衮衮山新瘦":天机流转,秋山渐显嶙峋,
"世事悠悠日自斜":世事漫长,落日西沉。
"误矣载书三十乘":可叹半生苦读诗书三十车,
"东门何地不宜瓜":东门种瓜又有何不可。
# 东门何地不宜瓜:以上《增广笺注简斋诗集》卷一。
两宋之交诗人,“诗俊”
陈与义(1090~1138?),北宋末、南宋初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上舍及第,南宋初官至参知政事。陈与义诗尊杜甫,也推重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也被称之为“诗俊”,是当时“洛阳八俊”之一。其擅长填词,前期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亦甚深,诗作风格清新明快,但题材较窄,以题画咏物写景为主。南渡后,陈与义身经乱离,感时抚事,诗风沉郁悲壮,忧国伤时,不少作品寄托了深厚的家国之感。代表作品有《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夏日集葆真池上》《春日二首》等。著有《简斋集》《无住词》。
1. 分段赏析
首联:“一官不办作生涯,几见秋风捲岸沙。”诗人开篇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涯的不满,暗示自己在官场中并无建树,多次见到秋风卷起岸边的沙尘,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变迁。颔联:“宋玉有文悲落木,陶潜无酒对黄花。”诗人引用了宋玉和陶潜的典故,宋玉的《九辩》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句子,表达了对秋天的悲凉之感;陶潜则因无酒对菊而显得无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文人命运的感慨。颈联:“天机衮衮山新瘦,世事悠悠日自斜。”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天机不断变化,山峦因秋而显得清瘦,世事无常,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进一步强化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尾联:“误矣载书三十乘,东门何地不宜瓜。”诗人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认为自己过于执着于学问和功名,却忽视了生活的简单与质朴,表达了对过往追求的一种反思和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