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ù
hòu
tíng
huā
·
·
shàng
yuán
·
·
bān
shè
diào

朝代:宋作者:张先浏览量:1
huá
dēng
huǒ
shù
hóng
xiāng
dòu
wǎng
lái
zhòu
qiáo
shuǐ
bái
tiān
qīng
bié
shēng
xīng
dǒu
luò
méi
nóng
hái
jiù
bǎo
chāi
jiǔ
xiǎo
chán
cán
lòu
xīn
qíng
hèn
diāo
ān
guī
hòu

译文

华美的灯烛与花树交相辉映,红光闪烁。人来人往,热闹得如同白昼。桥下的河水清澈,天空湛蓝,惊讶地发现仿佛别处飞来的星星。凋落的梅花和繁盛的李花依旧如故。用宝钗换酒。拂晓时分,残月将尽,漏声未歇,心中充满怨恨,只恨那雕鞍归去之后。

逐句剖析

"华灯火树红相斗":华美的灯烛与花树交相辉映,红光闪烁。

# 华灯火树红相斗: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往来如昼":人来人往,热闹得如同白昼。

"桥河水白天青":桥下的河水清澈,天空湛蓝,

"讶别生星斗":惊讶地发现仿佛别处飞来的星星。

# 讶别生星斗:意谓上元张灯,多似星斗。

"《落梅》秾李还依旧":凋落的梅花和繁盛的李花依旧如故。

"宝钗沽酒":用宝钗换酒。

# 宝钗沽酒:语出张泌《酒泉子》词:“咸阳沽酒宝钗空,笑指未央归去。”

"晓蟾残漏心情":拂晓时分,残月将尽,漏声未歇,

# 残漏:将尽的漏壶滴水声,指天将明。古时以漏壶滴水计时,故云。戎昱《桂州腊夜》诗:“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晓蟾:已近晓月。

"恨雕鞍归后":心中充满怨恨,只恨那雕鞍归去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玉树后庭花·上元·般涉调》是北宋词人张先写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上元节的景象和词人离别后的愁绪。上片着重描写上元节夜晚的热闹场景,华灯与花树相互映衬,灯火辉煌,人来人往如同白昼,桥下的河水清澈,天空湛蓝,仿佛别处飞来的星星,展现出节日的欢乐与繁华。下片则由景及情,写梅花和李花依旧凋落,词人用宝钗换酒,在拂晓时分,残月将尽,漏声未歇,心中充满怨恨,只恨那雕鞍归去之后,表达了对离别的愁绪和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全词通过上元节的热闹景象与离别后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词人的情感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张先(990~1078),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乡间。张先的词,风格清婉,语言工巧,与柳永齐名。其词内容多写男女之情,大多感情真挚,表现手法细腻新颖。他善写物影,通过物影来表现景物的动态美和朦胧美,因词中喜用“影”字,而得“张三影”美名。代表作品有《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一丛花令·伤春怀远几时穷》《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等。有诗文辑本《安陆集》1卷、词集《张子野词》2卷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华灯火树红相斗。往来如昼”,描绘了上元节夜晚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场景。华美的灯烛与花树交相辉映,红光闪烁,人来人往如同白昼,营造出一种繁华、欢乐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热闹的基调。“桥河水白天青,讶别生星斗”,描写了桥下的景色,河水清澈,天空湛蓝,仿佛别处飞来的星星,进一步渲染了上元节夜晚的美景,给人以清新、奇幻的感觉,同时也衬托出节日的欢乐氛围。下片:“《落梅》秾李还依旧。宝钗沽酒”,由景转入情,写凋落的梅花和李花依旧,词人用宝钗换酒,表现出一种借酒消愁的情绪,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愁绪。“晓蟾残漏心情,恨雕鞍归后”,描绘了拂晓时分的景象,残月将尽,漏声未歇,词人心中充满怨恨,只恨那雕鞍归去之后,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愁绪和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将情感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

下一篇:宋·张先《武陵春·双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