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iān
xiān
·
·
zhèng
qīng
shè
·
·
zhōng
diào

朝代:宋作者:张先浏览量:1
chí
jié
lái
shí
chū
yǒu
yàn
shí
wàn
rén
jiā
chūn
mǎn
lóng
biāo
míng
fèng
chí
shēn
táng
yuǎn
jiāng
qiáo
wǎn
zhàng
shān
kàn
wèi
biàn
zhàng
shàn
shōu
lèi
jiàn
tíng
xià
huā
kōng
luó
sàn
qiáng
gān
竿
jiàn
xiàng
wàng
zhōng
shū
yǐng
zhuǎn
shēng
duàn
chóu
chàng
chuán
wěi
yàn

译文

你持着符节前来的时候,正好刚开始有大雁。千家万户都已被春天的气息填满。你有着如“龙标”般的才名、“凤池”官员般的身份,相聚的堂阜之地路途遥远。江边长桥边已是傍晚。才刚见到湖光山色,还没来得及细细观赏。歌者的障扇将要收起时,歌声中带着泪水飞溅。亭子下的花儿已凋零,穿着华美衣裳的人也散去了。船的桅杆在视线中渐渐变得稀疏,船上的旗帜影子转动。战鼓声已经停歇。满心惆怅,觉得自己还不如船尾的燕子。

逐句剖析

"持节来时初有雁":你持着符节前来的时候,正好刚开始有大雁。

# 持节:带着皇帝的符节诏令。

"十万人家春已满":千家万户都已被春天的气息填满。

"龙标名第凤池身":你有着如“龙标”般的才名、“凤池”官员般的身份,

# 龙标:诗人王昌龄,曾被贬为龙标(今湖南潜阳)尉,世称王龙标。

"堂阜远":相聚的堂阜之地路途遥远。

"江桥晚":江边长桥边已是傍晚。

"一嶂湖山看未遍":才刚见到湖光山色,还没来得及细细观赏。

# 嶂:一作障。一作先。

"障扇欲收歌泪溅":歌者的障扇将要收起时,歌声中带着泪水飞溅。

"亭下花空罗绮散":亭子下的花儿已凋零,穿着华美衣裳的人也散去了。

"樯竿渐向望中疏":船的桅杆在视线中渐渐变得稀疏,

"旗影转":船上的旗帜影子转动。

"鼙声断":战鼓声已经停歇。

# 鼙:古代军中所击的小鼓。又,古代常以击鼓作开船信号。

"惆怅不如船尾燕":满心惆怅,觉得自己还不如船尾的燕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天仙子·郑毅夫移青社·中吕调》是宋代张先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以送别友人为题材,上片写友人来时春日雁至、春色满人间,以及相见时湖山未赏遍的情景;下片写送别时歌声中带泪,友人乘船远去,自己满心惆怅。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将送别场景与情感相融合。语言平实却饱含情意,表达出对友人的不舍与离别后的惆怅。全词情景交融,风格婉约,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张先(990~1078),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乡间。张先的词,风格清婉,语言工巧,与柳永齐名。其词内容多写男女之情,大多感情真挚,表现手法细腻新颖。他善写物影,通过物影来表现景物的动态美和朦胧美,因词中喜用“影”字,而得“张三影”美名。代表作品有《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一丛花令·伤春怀远几时穷》《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等。有诗文辑本《安陆集》1卷、词集《张子野词》2卷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篇作品创作于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从友人来时写起,“持节来时初有雁”点出友人持节而至时,正值春雁北归;“十万人家春已满”以“春已满”勾勒出满城春色的背景,透着相见的暖意。“龙标名第凤池身”暗赞友人的才名与身份,“堂阜远。江桥晚”转向时空,写相聚之地偏远、天色已晚,“一嶂湖山看未遍。”则藏着相见短暂、景致未及细赏的遗憾,为下文离别铺垫。下片转入送别场景,“障扇欲收歌泪溅”写歌者收起障扇时泪水飞溅,直接渲染离别伤感;“亭下花空罗绮散”以亭下花已凋零、宴饮之人散去,暗写相聚终结。“樯竿渐向望中疏”写友人乘船远去,船帆在视线中渐渐模糊,“旗影转。鼙声断”以旗帜转动、鼓声停歇,进一步写船行渐远、音信渐无。末句“惆怅不如船尾燕”以“船尾燕”能随船而行作比,直抒“惆怅”之情,连燕子都能伴船,自己却只能目送友人离去,将不舍与失落推向深处。全词以时间为线,从相见写到离别,借景物与细节层层递进,把送别友人的伤感与惆怅写得细腻真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先《蝶恋花·林钟商》

下一篇:宋·张先《临江仙·高平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