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村远村鸡续鸣":近处村庄和远处村庄的鸡接连鸣叫,
"大星已高天未明":明亮的星星已经挂在高空,可天色还没有亮。
# 大星:启明星。
"床头瓦檠灯煜爚":床头的瓦灯明亮耀眼,
# 煜爚:灯光照耀。
"老夫冻坐书纵横":我受着寒冷坐在那里,书籍杂乱地摆放着。
"暮年於书更多味":到了晚年对读书更有一番滋味,
"眼底明明见莘渭":仿佛眼前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伊尹(莘)和姜子牙(渭)那样的贤才。
# 莘渭:莘:众多的学子。渭:渭水。这里泛指渭水流域和广大北方沦陷区。
"但令病骨尚枝梧":只要我这多病的身体还能支撑得住,
"半盏残膏未为费":用掉半盏残灯的灯油也不算是浪费。
"吾儿虽戆素业存":我的儿子虽然憨厚,但是一向的学业还在,
"颇能伴翁饱菜根":还很能陪伴我这个老头吃着粗茶淡饭。
# 饱菜根:食菜弃根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引人注意,以此作比,意为从平淡的事物中探讨丰富深奥的哲理。
"万钟一品不足论":高官厚禄不值得去谈论,
"时来出手苏元元":等到时机到来就应该出手拯救百姓。
# 苏元元:即拯救沦陷区灾难深重的黎民百姓。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写作手法
环境描写,如“近村远村鸡续鸣,大星已高天未明。床头瓦檠灯煜爚,老夫冻坐书纵横”,通过描写鸡鸣、天色、灯光等,营造出清冷且适合读书的氛围,体现陆游暮年仍刻苦读书。直抒胸臆,“暮年于书更多味,眼底明明见莘渭。但令病骨尚枝梧,半盏残膏未为费”,直接表达暮年对读书的喜爱,以及看到书中贤才的感慨,只要身体能支撑就不觉得费灯油。
2. 分段赏析
全诗十二句,前四句概括读书的环境,后八句直抒胸臆。“近村远村鸡续鸣,大星已高天未明”,通过远近村庄接连的鸡鸣和高悬未明的大星,点明时间是五更天,营造出一种静谧且清冷的氛围,暗示陆游读书之早。“床头瓦檠灯煜爚,老夫冻坐书纵横”,具体描绘出床头瓦灯明亮,书籍杂乱摆放,陆游虽受冻却仍坚持读书的画面,展现其对读书的痴迷。“暮年于书更多味,眼底明明见莘渭”,直抒胸臆,表明暮年读书更觉有滋味,仿佛看到伊尹、姜子牙等贤才,流露出对书中智慧与贤才的向往。“但令病骨尚枝梧,半盏残膏未为费。吾儿虽戆素业存,颇能伴翁饱菜根。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前两句写只要身体能支撑,用些灯油不算浪费;中间两句写儿子能陪伴自己且有学业根基;最后两句对儿子说出读书目的不是高官厚禄,而是拯救百姓,饱含对儿子的期望与爱国之情。
下一篇:宋·释善珍《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