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ǎo
xué
ān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shēng
shēng
xiāo
rán
jià
zhú
shān
máo
zhǐ
shù
chuán
wàn
juàn
jīn
xiāo
yǒng
chuāng
hūn
xiǎo
sòng
liú
nián
tài
píng
mín
chóu
tàn
shuāi
lǎo
xíng
shǎo
shuì
mián
huàn
nán
cūn
tóng
jiān
chá
sǎo
suí
yuán

译文

这辈子愈来愈窘迫的生活也就这样了,将就着盖几间茅草屋权当书斋吧。在万卷书中消磨自己整日时光,南窗下让自己生命的河流静静地流过。在这短暂的太平盛世里我还有什么好忧叹的呢?上了年纪形容枯槁,睡眠就少,将就着请南村一个瘸腿的小孩来,随顺自然,帮自己煎茶扫地吧。

逐句剖析

"此生生计愈萧然":这辈子愈来愈窘迫的生活也就这样了,

# 萧然:空寂,萧条。

"架竹苫茆只数椽":将就着盖几间茅草屋权当书斋吧。

# 茆:同“茅”。,苫:用草做成的盖东西或垫东西的器物。

"万卷古今消永日":在万卷书中消磨自己整日时光,

"一窗昏晓送流年":南窗下让自己生命的河流静静地流过。

"太平民乐无愁叹":在这短暂的太平盛世里我还有什么好忧叹的呢?

"衰老形枯少睡眠":上了年纪形容枯槁,睡眠就少,

"唤得南村跛童子":将就着请南村一个瘸腿的小孩来,

"煎茶扫地亦随缘":随顺自然,帮自己煎茶扫地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老学庵壁》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直接点出诗人生活的清贫与简陋;颔联展现了自己充盈的精神世界;颈联笔锋一转,谈及周遭的社会景象及个人的身心境况;尾联以日常生活细节收尾,展现出随遇而安、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此诗以朴素却深刻的笔调,勾勒出一位文人的简朴生活与内心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描绘老学庵的简陋环境、万卷书籍的陪伴以及窗外昏晓交替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比:诗中通过对比太平盛世下百姓的安乐与自己的衰老形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淡然接受和对国家太平的欣慰之情。白描:语言质朴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多的修饰,直接描绘出诗人的晚年生活场景。

2. 分段赏析

首联开门见山,直接点出诗人的生活境况。通过“萧然”一词,表现出诗人晚年生活的简朴和清贫;而“架竹苫茆只数椽”则具体描绘了书斋的简陋,进一步凸显了诗人的淡泊名利。颔联描绘了诗人在书斋中的日常生活。通过“万卷古今”和“一窗昏晓”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消永日”和“送流年”也透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时光易逝的无奈。颈联通过对比太平盛世下百姓的安乐与自己的衰老形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淡然接受和对国家太平的欣慰之情。同时,“无愁叹”与“少睡眠”的对比,也透露出诗人对当下生活的坦然接受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尾联以随和的态度请童子帮忙,进一步凸显了诗人的淡泊与超脱。这里的“跛童子”可能象征着社会的弱势群体,诗人对他们的关怀体现了他的仁爱之心。而“亦随缘”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坦然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安永《颂古三十一首其一》

下一篇:宋·刘黻《诸葛武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