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鼠擅一窟":城狐舍鼠占据窟穴,
# 擅一窟:满满一窝,指恶吏众多。,狐鼠:是“城狐舍鼠”的简称,语出《韩非子》。
"虎蛇行九逵":恶虎毒蛇横行九衢。
# 行九逵:指都城大道,又称九衢。指都城大道,又称九衢。“行九逵”也指恶吏众多,又有横行霸道的意思。
"不论天有眼":不管上天有眼明鉴,
"但管地无皮":只知贪污搜刮地皮。
# 地无皮:指官吏把地皮刮走了。,但:只。
"吏鹜肥如瓠":官像野鸭肥如瓠瓜,
# 瓠:瓠瓜。,鹜:鸭子。
"民鱼烂欲糜":民似鱼肉踏作烂泥。
# 糜:煮得稀烂的粥。,民鱼:这句的意思官吏鱼肉百姓。
"交征谁敢问":苛捐杂税谁敢质问,
# 交征:交相征收,指用各种名义征收的苛捐杂税。
"空想素丝诗":空盼清官伸张正义。
# 素丝诗:指清官。
南宋文学家
洪咨夔(1176?~1236?),南宋文学家。字舜俞,号平斋,谥忠文,临安府於潜(今浙江临安)人。嘉泰进士,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其诗为江西诗派风格,受杨万里影响,时有新巧比喻,社会批判性强,有讽刺官吏、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他亦善写乡村景物。其词风淋漓激壮,多磊落之感,不乏豪情壮语,也有淡雅之作。他长于制诰,典丽和洽,风骨颀秀,温纯精切,被称为南渡后之大手笔,撰有《春秋说》《两汉诏令》《平斋文集》《平斋词》等著作。代表作品有《狐鼠》《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卜算子·簸弄柳梢春》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咏史讽喻为题材的五言律诗。全诗以“狐鼠”“虎蛇”喻恶吏,诗人借生动譬喻与辛辣讽刺,将南宋官场腐败、民生疾苦的现实图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尽显批判锋芒。
2. 写作手法
化用:“不论天有眼,但管地无皮”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官吏的贪婪剥削,将其搜刮民脂民膏的丑恶嘴脸展露无遗。诗句前半句巧妙化用东汉蔡文姬《胡笳十八拍》中“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的悲怆意蕴,以文姬当年质问苍天的哀怨为引,反照出酷吏们目无天理、肆意妄为的张狂行径。诗人借此将历史的悲叹融入当下现实,使诗句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对苛政的辛辣讽刺。反衬:以实写虚,“不论天有眼,但管地无皮”用“天”的公正属性反衬“吏”的贪婪本质——天理本该约束恶行,但酷吏却无视天道,反而变本加厉地掠夺,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凸显其目无法纪、丧尽天良的暴行。对比:“吏骜肥如瓠,民鱼烂欲糜”,用“肥”与“烂”、“瓠”(饱满器物)与“鱼”(柔弱生物)的强烈反差,将官吏的嚣张与百姓的悲惨并置,从而激发对苛政的愤慨。
3. 分段赏析
诗的前半部分,诗人以“狐鼠擅一窟,虎蛇行九逵”为起笔,勾勒出一幅酷吏劣绅肆意横行的画面。此处意象的运用,巧妙化用李白《蜀道难》中以“猛虎”“长蛇”喻祸国军阀的笔法,将“狐鼠”与“虎蛇”相对举,对仗工整且意味深长。这些象征着贪婪与残暴的动物意象,形象地展现出官吏如恶兽般充斥街巷,在城镇乡间肆意妄为的丑恶行径。“不论天有眼,但管地无皮”两句,更是将官吏的横征暴敛刻画得入木三分。前句化用东汉蔡文姬《胡笳十八拍》中“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的悲怆诗意,以反问之态反衬酷吏无视天理、目无法度的嚣张;后句借用民间俗语“刮地皮”,将贪官污吏竭泽而渔、贪得无厌的本性展露无遗。二者并置,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让读者对这些城狐社鼠的恶行有了更直观且深刻的认识。诗的后半部分笔锋一转,聚焦于受难百姓的悲惨境遇。“吏骜肥如瓠,民鱼烂欲糜”通过鲜明的对比,将官吏与百姓的生存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以“肥如瓠”的鸭子比喻脑满肠肥、趾高气昂的贪官污吏,他们在横征暴敛中过着奢靡阔绰的生活;而百姓则如同砧板之上任人宰割的鱼肉,在苛政之下挣扎求生,身心俱疲,生活濒临崩溃。“交征准敢问”一句,似是百姓压抑已久的愤怒呐喊,然而在强权之下,这呐喊中更多的是无奈与无助。“空想素丝诗”则进一步展现出百姓心理的变化,“素丝”象征着吏治清明、世道公正,百姓寄希望于能有清正廉洁的官员出现,可一个“空”字,却将这份希望彻底击碎,无情地揭示出百姓从满怀期待到彻底失望的痛苦过程,让残酷的社会现实暴露无遗。
4. 作品点评
全诗大量运用典故,堪称“字字有出处”,充分展现出洪氏诗风深受江西诗派的影响。江西诗派倡导“化腐朽为神奇”“以故为新”的创作理念,此诗深谙其精髓,虽选取前人用过的辞藻典故,却能推陈出新,化旧为新。
# 淋漓痛快、概括周全。
现代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宋诗选注》
上一篇:宋·朱淑真《菩萨蛮·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