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ú
huā

朝代:宋作者:曾几浏览量:3
shù
yīn
kàn
liú
duǒ
jiàn
chū
míng
dāng
xià
chūn
zhēn
yǒu
qíng
huā
suī
hòu
wén
xìng
shí
dài
guī
chéng
bìng
sǒu
yuán
liú
tái
kàn
luò
yīng

译文

我看到那树木的浓荫已经密密相合,初开的石榴花在其间显得格外鲜明。石榴花在夏日绽放,怎么会是没有意图呢?它避开了春天的百花争艳,真是有着独特的情意。这石榴花虽然开放的时间比杏花要晚,但它的果实却可以与那圆润的橙子相媲美。我这年老多病的人为什么会感到欢喜呢?原来是为了留住那青苔,好观赏石榴花飘落的花瓣。

逐句剖析

"树阴看已合":我看到那树木的浓荫已经密密相合,

"榴朵见初明":初开的石榴花在其间显得格外鲜明。

"当夏岂无意":石榴花在夏日绽放,怎么会是没有意图呢?

"避春真有情":它避开了春天的百花争艳,真是有着独特的情意。

"花虽后文杏":这石榴花虽然开放的时间比杏花要晚,

"实可待瑰橙":但它的果实却可以与那圆润的橙子相媲美。

"病叟缘何喜":我这年老多病的人为什么会感到欢喜呢?

"留苔看落英":原来是为了留住那青苔,好观赏石榴花飘落的花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榴花》是南宋诗人曾几所作的五言律诗。此诗围绕榴花展开,首联“树阴看已合,榴朵见初明”,描绘出夏日树阴浓密,榴花初绽的画面,一“合”一“明”,对比鲜明。颔联运用拟人,“当夏岂无意,避春真有情”,赞榴花避开春日喧嚣,于夏日绽放的独特品性。颈联“花虽后文杏,实可待环橙”,将榴花与杏花对比,突出其花期虽晚,果实却能与橙子媲美。尾联“病叟缘何喜,留苔看落英”,诗人以病叟自比,言因喜爱榴花,愿留青苔,静赏其落英。全诗写出榴花不随波逐流、独具价值的特质,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生命独特性的尊重与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曾几(曾幾)(1084~1166),南宋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谥文清。祖籍赣州(今江西赣县),后徙居河南(今河南洛阳)。历任广西转运判官及江西、浙西提刑,因主张抗金被秦桧排斥。后官至敷文阁待制,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其诗曾学江西诗派,中年后诗风变化,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也有悲愤时事之作,风格清峻。他对杜甫、黄庭坚等备极推崇,被后人归入江西诗派。清人辑有《茶山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树阴看已合,榴朵见初明”,诗人描绘出夏日树阴已然浓密,枝叶相互交织,而榴花却在此时初绽明艳的画面。一“合”一“明”,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榴花在繁茂树阴衬托下的醒目,点明了时节,也为后文对榴花品性的赞美埋下伏笔。颔联“当夏岂无意,避春真有情”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榴花以人的情感。夏日并非万物萧条,榴花选择此时开放并非无意之举,它避开春日百花争艳的热闹,反而彰显出别样深情。这两句诗,既写出榴花不随波逐流的独特个性,又暗喻诗人对这种超脱世俗、坚守自我品质的赞赏。颈联“花虽后文杏,实可待环橙”进一步将榴花与文杏对比。榴花花期晚于杏花,却有着自身的价值,其果实可与橙子相媲美。此句以花期早晚和果实品质作比,强调了榴花虽晚开,但依然能够展现出非凡的魅力,不因时间先后而逊色,蕴含着对生命独特性的尊重。尾联“病叟缘何喜,留苔看落英”中,诗人以“病叟”自比,道出自己因何而喜。特意留着青苔,只为欣赏榴花飘落的景象。榴花盛开时明艳动人,落英缤纷时亦别有一番凄美,诗人对榴花的喜爱,不仅在于其盛开的姿态,更在于它从绽放到凋零的整个过程。这种对落英的珍视,透露出诗人对生命完整历程的尊重与对自然万物的悲悯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舒邦佐《榴花》

下一篇:宋·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