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宋作者:曾几浏览量:3
xíng
suō
jìng
chuáng
cǎo
tíng
fēng
shēng
lài
xié
lóng
xīng
kōng
zhōng
diàn
hūn
hūn
yún
xià
xīng
nián
yòu
bìn
cháng
qīng

译文

我穿着拖鞋,行走在那长满莎草的小径上,把床移到草亭之中,然后躺卧在上面。风声与那溪水湍急流淌的声音混杂在一起,雨中的气息里仿佛夹杂着龙的腥味。天空中,那耀眼的闪电闪烁不停,在昏暗的云层缝隙间,星星显得昏黄黯淡。流逝的岁月又像这样过去了,我的鬓发怎么能够长久地保持乌黑呢。

逐句剖析

"屣履行莎径":我穿着拖鞋,行走在那长满莎草的小径上,

"移床卧草亭":把床移到草亭之中,然后躺卧在上面。

"风声杂溪濑":风声与那溪水湍急流淌的声音混杂在一起,

"雨气挟龙腥":雨中的气息里仿佛夹杂着龙的腥味。

"烨烨空中电":天空中,那耀眼的闪电闪烁不停,

"昏昏云罅星":在昏暗的云层缝隙间,星星显得昏黄黯淡。

"徂年又如许":流逝的岁月又像这样过去了,

"吾鬓得长青":我的鬓发怎么能够长久地保持乌黑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夕雨》是宋代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一作陆游诗。此诗前两句描绘诗人穿着拖鞋漫步于长满莎草的小径,随后移床至草亭卧躺的闲适场景;中间四句,从听觉、嗅觉、视觉等角度,生动地刻画了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傍晚雨景;末句感叹时光飞逝。全诗以自然质朴的笔触,描绘夕雨之景,既展现出生活的闲适之态,又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与感慨,富有生活气息与情感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曾几(曾幾)(1084~1166),南宋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谥文清。祖籍赣州(今江西赣县),后徙居河南(今河南洛阳)。历任广西转运判官及江西、浙西提刑,因主张抗金被秦桧排斥。后官至敷文阁待制,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其诗曾学江西诗派,中年后诗风变化,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也有悲愤时事之作,风格清峻。他对杜甫、黄庭坚等备极推崇,被后人归入江西诗派。清人辑有《茶山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屣履行莎径,移床卧草亭”:诗人穿着鞋子在长满莎草的小径上行走,然后移动床榻到草亭中卧躺。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雨中的行为举止,“屣履”“移床”等动作,表现出诗人的闲适与随意,同时也为下文描写周围的环境做了铺垫。颔联“风声杂溪濑,雨气挟龙腥”:风声夹杂着溪水流动的声音,雨气中仿佛挟带着龙的腥味。这里通过对风声、溪声和雨气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杂”字生动地表现了风声和溪声的交织,“挟”字则赋予了雨气一种神秘的色彩,让人联想到雨中可能隐藏着某种神秘的力量,增加了诗歌的奇幻感。颈联“奕奕空中电,昏昏云罅星”:空中闪电明亮闪烁,而云层缝隙中的星星则显得昏暗不明。此联通过“奕奕”和“昏昏”的对比,突出了闪电的耀眼和星星的黯淡,进一步描绘了雨夜天空的景象。闪电的出现,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与前文的风雨声相呼应,使整个雨夜的氛围更加鲜明。尾联“徂年又如许,吾鬓得长青”:岁月就这样匆匆流逝,我的鬓发怎么能保持长青呢?这两句由写景转为抒情,诗人面对雨夜的景象,不禁联想到时光的流逝和自己的衰老。“徂年”指过去的岁月,“又如许”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匆匆的感慨。“吾鬓得长青”以反问的形式,抒发了诗人对青春不再的无奈和对时光易逝的惆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原妙《偈颂十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梁栋《大茅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