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sān
shǒu
sān

朝代:宋作者:曾几浏览量:3
záo
gōu
sōng
huǒ
wéi
yǒu
nán
wèi
zhī
xíng
zhōng
rén
hán
wèi
chún
láo
guāng
yīn
chǐ
kàn
huí
tóu
cháng
xià
jǐng
zhí
chǐ
zhōng
dān

译文

工具在土地上挖掘,把松枝聚拢点燃成火,觉得做个炉子,有什么难的呢。不知道这火在地上燃烧多少时日,能否抵御人的寒冷。炉火散发出来的气味,就好像醇厚的美酒一样,把光阴当作珍贵的尺璧来看待。回头想起漫长夏日的情景,那时恨不得脱去中单。

逐句剖析

"凿土篝松火":工具在土地上挖掘,把松枝聚拢点燃成火,

"为炉有底难":觉得做个炉子,有什么难的呢。

"未知行地日":不知道这火在地上燃烧多少时日,

"可辟中人寒":能否抵御人的寒冷。

"气味醇醪似":炉火散发出来的气味,就好像醇厚的美酒一样,

"光阴尺璧看":把光阴当作珍贵的尺璧来看待。

"回头长夏景":回头想起漫长夏日的情景,

"直欲褫中单":那时恨不得脱去中单。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三首(其三)》是宋代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围绕冬日凿土为炉取暖的生活场景展开。首联描述了凿土做炉的轻松,颔联思考炉火能否抵御寒冷,颈联将炉火气味比作醇醪,把光阴比作尺璧,体现出对当下时光的珍惜。尾联由冬日联想到长夏,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冬日里炉火带来的温暖感受。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时光的深刻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曾几(曾幾)(1084~1166),南宋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谥文清。祖籍赣州(今江西赣县),后徙居河南(今河南洛阳)。历任广西转运判官及江西、浙西提刑,因主张抗金被秦桧排斥。后官至敷文阁待制,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其诗曾学江西诗派,中年后诗风变化,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也有悲愤时事之作,风格清峻。他对杜甫、黄庭坚等备极推崇,被后人归入江西诗派。清人辑有《茶山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凿土篝松火,为炉有底难”,描绘了诗人凿土为炉、点燃松火的具体行为,“有底难”以反问的语气强调了做炉过程的轻松,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颔联“未知行地日,可辟中人寒”,由做炉的行为转向对炉火作用的思考,“未知”体现出诗人的不确定和担忧,而“中人寒”则代表了普通人对寒冷的感受。颈联“气味醇醪似,光阴尺璧看”,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炉火散发的味道比作醇厚的美酒,形象地写出了炉火给人的温暖和舒适感受;把光阴比作珍贵的白璧,强调了时光的宝贵,体现了诗人对当下时光的珍惜之情。尾联“回头长夏景,直欲褫中单”,通过回忆长夏的炎热景象,与当下的冬日温暖形成鲜明对比。“直欲褫中单”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冬日炉火温暖的极度感受,进一步突出了炉火在冬日里的重要性,也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晨起》

下一篇:宋·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