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ú

朝代:宋作者:曾几浏览量:3
zhàng
táo
shēng
zhòu
qǐn
jūn
zhāo
qiū
lái
lěng
luò
tóng
bān
shàn
suì
wǎn
wēn
róu
shì

译文

白天的剩余时光,在雾气笼罩如同帐幔般的房间里,用桃枝编成的竹席小睡,这竹子怎么可以有一天缺失呢。秋天到来时,竹子和被冷落的扇子一样,到了年末,它却像锡做的暖炉一样给人温柔之感。

逐句剖析

"雾帐桃笙昼寝余":白天的剩余时光,在雾气笼罩如同帐幔般的房间里,用桃枝编成的竹席小睡,

"此君那可一朝无":这竹子怎么可以有一天缺失呢。

"秋来冷落同班扇":秋天到来时,竹子和被冷落的扇子一样,

"岁晚温柔是锡奴":到了年末,它却像锡做的暖炉一样给人温柔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竹奴》是宋代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围绕“竹奴”展开。首句描绘出夏日里在有雾气的帐幔中,用桃枝竹席小睡的惬意场景,引出“竹奴”。次句直白地表达出对竹奴的依赖,强调其在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第三句将秋天时竹奴被闲置的状态与被冷落的扇子作比,末句说年末时竹奴又像温暖的锡制暖炉一样。全诗借物抒情,体现出生活中竹奴带来的不同感受,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日常用品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曾几(曾幾)(1084~1166),南宋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谥文清。祖籍赣州(今江西赣县),后徙居河南(今河南洛阳)。历任广西转运判官及江西、浙西提刑,因主张抗金被秦桧排斥。后官至敷文阁待制,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其诗曾学江西诗派,中年后诗风变化,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也有悲愤时事之作,风格清峻。他对杜甫、黄庭坚等备极推崇,被后人归入江西诗派。清人辑有《茶山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雾帐桃笙昼寝余,此君那可一朝无。”开篇描绘出一幅夏日闲适的画面,“雾帐”营造出朦胧的氛围,“桃笙”点明竹席材质,展现出夏日午睡的惬意。“此君那可一朝无”直抒胸臆,强调竹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表达出诗人对它的依赖之情。后两句:“秋来冷落同班扇,岁晚温柔是锡奴。”这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将秋天被闲置的竹奴与班扇相提并论,写出其此时无人问津的冷落处境。而“岁晚温柔是锡奴”则笔锋一转,说竹奴在年末又能像锡奴(锡制暖炉)一样给人带来温暖,体现出竹奴在不同季节的多重作用,也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和趣味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蔡京《西江月·八十一年住世》

下一篇:宋·洪皓《白马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