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uì
péng
lái
·
·
duì
zhāo
yún
ài
dài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3
duì
zhāo
yún
ài
dài
fēi
wēi
luàn
fēng
xiāng
xiá
gāo
táng
suǒ
chǔ
gōng
zhū
cuì
huà
chūn
jìng
zhuāng
yíng
xiàng
chuān
huì
wàn
tóu
huāng
shēn
diào
yǐng
chéng
huān
jìn
dào
qián
nán
tiān
chǐ
wàng
shén
zhōu
wàn
yān
shuǐ
zūn
jiǔ
gōng
táng
yǒu
zhōng
cháo
jiā
shì
jiá
hóng
shēn
shè
xiāng
mǎn
zuì
yīn
mèi
shēng
shēng
cuī
rén
dào
xiǎo
guī
shì

译文

面对早晨那浓厚如云烟般的朝云,傍晚细雨织成朦胧烟幕,连绵的山峰相互倚靠。站在巫山县城楼上,遥望楚阳台,想象楚襄王梦与神女相会的情景。春光明媚之中,宫府的仪仗队行进,盛装华服的女子迎接着马队,迤逦向城中走去。被贬谪放逐到偏荒之地,只能对着自己的影子独自哀伤,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到达黔州之后,山愈高,势愈险,站在这里极目遥望京城,却被重重烟水阻隔。公堂之上摆着美酒,还有朝中的贤才。美人容颜娇艳,香气氤氲馥郁,穿着舞衣醉意中唱歌跳舞。杜鹃声声啼叫,一直叫到破晓,直唤着“不如归去”。

逐句剖析

"对朝云叆叇":面对早晨那浓厚如云烟般的朝云,

# 叆叇:云气浓重之貌。

"暮雨霏微":傍晚细雨织成朦胧烟幕,

"乱峰相倚":连绵的山峰相互倚靠。

"巫峡高唐":站在巫山县城楼上,遥望楚阳台,

# 高唐:战国时楚王在云梦泽中所建的高台。

"锁楚宫朱翠":想象楚襄王梦与神女相会的情景。

# 朱翠:朱颜翠发,本是形容女子的美貌,这里代指美女。

"画戟移春":春光明媚之中,宫府的仪仗队行进,

# 画戟:涂画彩饰的戟,是古代的仪仗用物。

"靓妆迎马":盛装华服的女子迎接着马队,

# 靓妆:指盛装华服的女子。

"向一川都会":迤逦向城中走去。

# 都会:指马治所在。

"万里投荒":被贬谪放逐到偏荒之地,

# 投荒:贬谪放逐到偏荒之地。

"一身吊影":只能对着自己的影子独自哀伤,

# 吊影:对影自怜,形容孤独,唯影相伴。

"成何欢意":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尽道黔南":到达黔州之后,

"去天尺五":山愈高,势愈险,

# 去天尺五:以距天之近而言地势之高。指京城。

"望极神州":站在这里极目遥望京城,

# 神州:指京城。

"万里烟水":却被重重烟水阻隔。

# 里:一作重。

"尊酒公堂":公堂之上摆着美酒,

"有中朝佳士":还有朝中的贤才。

# 中朝:朝中。

"荔颊红深":美人容颜娇艳,

"麝脐香满":香气氤氲馥郁,

"醉舞裀歌袂":穿着舞衣醉意中唱歌跳舞。

# 舞裀:舞衣。

"杜宇声声":杜鹃声声啼叫,

# 杜宇:即杜鹃。传说古蜀帝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

"催人到晓":一直叫到破晓,

"不如归是":直唤着“不如归去”。

# 不如归是:相传杜宇死后思念故乡,化为杜鹃,啼叫着“不如归去”,声音悲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醉蓬莱·对朝云叆叇》由北宋词人黄庭坚所作。词的上片,词人先勾勒出峡江烟雨迷蒙的景致,并在写景时融入虚幻的神话传说,借此烘托出自己去国怀乡的惆怅心情。下片承接上片,转换视角,通过设想在贬谪之地遥望故乡的痛苦,进一步深化被贬的愁苦与离恨。整首词运用烘托之法,借凄清之景抒发悲郁之情,充分展现了词人在贬谪途中内心的忧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绍圣二年(1095年),山谷因被指在撰修《神宗实录》时存在诸多失实与污蔑之处,被贬为涪州别驾并被安置于黔州。这首词应是他前往黔州途中,路过夔州巫山县时所作。身为著名诗人,山谷得到了当地地方官的盛情款待,还得以游览峡中的奇山异水;然而身为被贬之臣,他内心深处有着无法驱散的抑郁愁闷。在这首词里,山谷将这两种不同的心境巧妙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贬谪词。描绘了词人被贬途中及到达黔南后的所见所闻,借山水景色、迎接和宴饮场景,写出了被贬的孤独失意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2. 分段赏析

上阙开篇以“对”字起笔,短短三句便勾勒出峡江烟雨朦胧之景,朝云暮雨弥漫,群峰相互倚靠,营造出凄清迷离氛围,与词人被贬途中的惆怅心境契合。巧妙融入“朝云”“暮雨”典故,为景色增添梦幻色彩。“锁”字用得精妙,既写神女被困高峰,又借屈原香草美人传统,寄寓自身正直遭贬的身世之感。“画戟迎春”等句描绘欢迎仪式的热闹,与词人“万里投荒,一身吊影”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衬哀情,尽显其内心的孤寂与无奈。下阙由叹息引出,先遥想黔州之偏远,万里烟水阻断视线却割不断乡愁。接着描绘眼前接风酒宴的热闹场景,用词华丽,渲染出醉舞欢腾、香气弥漫的氛围。然而,身为异乡客的词人内心满是凄苦,强烈的孤独感在热闹中愈发凸显。酒散后,词人夜不能寐,杜鹃声声“不如归去”,将其思乡之情推向极致,深刻体现了贬谪途中去国怀乡的忧闷之情。

3. 作品点评

整首词把贬谪途中的愁绪,和偶然遭遇的热烈迎接并置描绘,尽显人生的荒诞感。上片与下片各自分三层逐步推进,在倾诉忧愁思乡的情感里,特意嵌入受人热情欢迎的场景。这场景看似是灰暗心境里乍现的光彩,可恰恰是这一抹亮色,更衬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孤寂与烦闷,将复杂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上下两片都分三个层次,先写悲情,然后折入欢快场景的描写,最后又转入悲情的抒发,而上下两片又写法各异,不使雷同。

现代广西《昆仑月》诗刊编委黄宝华《宋词鉴赏辞典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贺铸《天门谣·牛渚天门险》

下一篇:宋·蔡伸《满庭芳·鹦鹉洲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