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í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chí
yuàn
guò
xiāo
hún
chūn
shuǐ
shēng
xīn
zhǎng
yān
jiù
hén
nián
guāng
zǒu
chē
rén
shì
zhuǎn
píng
gēn
yóu
yǒu
gōng
liáng
yàn
xián
shuǐ
mén

译文

摩诃池这个古老的池苑啊,每经过一次就让人黯然神伤、感慨万千。春天来了,池中的水又涨起了新的波澜,那烟雾笼罩下的杂草,早已把往日池苑的旧痕迹掩盖住了。时光像车轮一样飞速地转动流逝,而人间的事情就如同那无根的浮萍,漂泊不定,变化无常。只有那曾经在宫殿房梁上筑巢的燕子,依然衔着泥巴飞进了水门。

逐句剖析

"摩诃古池苑":摩诃池这个古老的池苑啊,

"一过一销魂":每经过一次就让人黯然神伤、感慨万千。

"春水生新涨":春天来了,池中的水又涨起了新的波澜,

"烟芜没旧痕":那烟雾笼罩下的杂草,早已把往日池苑的旧痕迹掩盖住了。

"年光走车毂":时光像车轮一样飞速地转动流逝,

"人事转萍根":而人间的事情就如同那无根的浮萍,漂泊不定,变化无常。

"犹有宫梁燕":只有那曾经在宫殿房梁上筑巢的燕子,

"衔泥入水门":依然衔着泥巴飞进了水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摩诃池》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以成都的摩诃池为主题,通过描写摩诃池的景色及由此引发的联想,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首联“摩诃古池苑,一过一消魂”,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摩诃池的独特情感,每次经过都令他黯然神伤,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春水生新涨,烟芜没旧痕”,描绘了摩诃池的春日景象,春水上涨,烟雾中的杂草掩盖了旧时痕迹,展现了自然的变化和历史的沧桑。颈联“年光走车毂,人事转萍根”,由景及情,以车轮比喻时光飞逝,以浮萍比喻人生漂泊,深化了对时光和人生的思考。尾联“犹有宫梁燕,衔泥入水门”,以宫梁燕依旧衔泥的景象作结,与摩诃池的兴衰和人生的无常形成对比,富有韵味,余意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比喻:“年光走车毂,人事转萍根”将时光比作飞速转动的车轮,形象地表现出时光流逝之快;把人事比作无根的浮萍,生动地写出了人生的漂泊不定和变幻无常,使抽象的时间和人生体验变得具体可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对比:摩诃池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荒芜形成对比,通过“古池苑”的历史底蕴和“烟芜没旧痕”的现状对照,突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同时,“春水生新涨”的生机与“烟芜没旧痕”的衰败对比,强化了这种变化带来的冲击感。此外,宫梁燕“衔泥入水门”所代表的生命的延续和坚韧,与摩诃池的兴衰、人生的无常形成对比,更凸显出诗人对世事变幻的感慨。动静结合:“春水生新涨”是动态描写,写出了春水上涨的生机与活力;“烟芜没旧痕”是静态描写,描绘了烟雾笼罩下杂草掩盖旧痕的静谧之景。动静相互映衬,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也为诗歌增添了层次感。白描:诗人仅用“摩诃古池苑”五个字,简洁明了地勾勒出摩诃池苑这一对象,没有对池苑的景色进行细致入微的雕琢,只是单纯点明其名称与古老的属性,便将古池苑的大致轮廓呈现于读者眼前。直抒胸臆:首联“摩诃古池苑,一过一消魂”,诗人直接表达出自己每次经过摩诃古池苑时都会黯然神伤的情感,毫不掩饰地将内心对古池苑的感慨和触动抒发出来,使读者能迅速感受到诗人的情绪,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2. 分段赏析

《摩诃池》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出古池兴衰的历史图景,交织着诗人对时光、人生与历史的深沉思考。首联“摩诃古池苑,一过一消魂”以白描手法直抒胸臆,“古池苑”三字奠定沧桑基调,“消魂”二字既含对池苑美景的流连,又隐伏物是人非的怅惘。颔联“春水生新涨,烟芜没旧痕”以工整对仗展现自然更迭:春水涨满的生机与烟芜掩痕的萧瑟形成张力,暗喻历史无情冲刷往昔荣光。颈联“年光走车毂,人事转萍根”以精妙比喻深化主题,“车毂”喻时光飞逝如轮,“萍根”喻人生漂泊无定,将个体命运与历史洪流相联结,形成时空交织的哲思。尾联“犹有宫梁燕,衔泥入水门”以景结情,燕子衔泥的动态与古池的静默形成对比,既暗示生命的坚韧延续,又反衬人事无常的无奈,余韵悠长。全诗四联层层递进,从即目之景到时空哲思,最终归于生命永恒与历史沧桑的辩证观照。陆游善用“新涨”与“旧痕”、“车毂”与“萍根”等意象,将自然永恒与人生短暂的矛盾诉诸笔端,语言看似简淡却蕴含沉郁顿挫之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杨无咎《望江南·钟陵好》

下一篇:宋·释惟一《危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