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áo
shè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máo
shè
chén
míng
nián
bié
shì
shēng
tān
mián
jiǔ
rén
shì
duì
jiǔ
yóu
néng
huá
chū
yǒu
ér
sūn
chí
zhàng
guī
cóng
lín
huà
sāng
cháng
zēng
chūn
kùn
xiǎo
zào
fáng
zhǔ
chá

译文

在简陋的茅屋里,早晨有鸡鸣,傍晚有乌鸦的叫声,晚年生活虽然简朴,但这也是我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为贪恋睡眠,已经很长时间不再过问人间的琐事,但面对美酒时,我仍然能够珍惜眼前的美好事物。出门时,有儿孙搀扶着,拿着几案和手杖,回家后,与邻居们闲聊家常,谈论着种桑养蚕、纺麻织布的事情。白天变长了,也不要厌恶春天的困倦,不妨在小灶上自己煮一壶茶来提神。

逐句剖析

"茅舍晨鸡复暝鸦":在简陋的茅屋里,早晨有鸡鸣,傍晚有乌鸦的叫声,

"暮年别自是生涯":晚年生活虽然简朴,但这也是我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

"贪眠久已遗人事":为贪恋睡眠,已经很长时间不再过问人间的琐事,

"对酒犹能惜物华":但面对美酒时,我仍然能够珍惜眼前的美好事物。

"出有儿孙持几杖":出门时,有儿孙搀扶着,拿着几案和手杖,

"归从邻曲话桑麻":回家后,与邻居们闲聊家常,谈论着种桑养蚕、纺麻织布的事情。

"日长亦莫憎春困":白天变长了,也不要厌恶春天的困倦,

"小灶何妨自煮茶":不妨在小灶上自己煮一壶茶来提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茅舍》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七言律诗,通过茅舍、晨鸡、暝鸦等意象,展现了诗人清贫而宁静的生活环境。而诗人的贪眠、忘却人事,以及对酒惜物的情态,更体现了他内心的豁达与超脱。这种田园生活的美好与诗人的内心境界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独特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描述了诗人晚年居住的简陋茅舍,清晨有鸡鸣,傍晚有乌鸦啼叫,这样的生活便是他的晚年生涯。这两句诗通过“茅舍”、“晨鸡”、“暝鸦”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自然的田园生活画面。颔联诗人表示自己晚年贪睡,已经忘却了人世间的纷争,但面对美酒时,仍然能够珍惜世间万物的美好。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超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颈联描述了诗人出门有儿孙搀扶,回家则与邻居们闲聊农事。这体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惬意与温馨,以及与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尾联诗人表示春日漫长,不必嫌弃困倦的时光,自己可以在小灶上煮茶品味。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亮《偈颂七首(其五)》

下一篇:宋·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