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芸有春绿":秋天的芸草仍有着春天般的绿色,
"疏篱照孤芳":在稀疏的篱笆旁闪耀着它独自的芬芳。
"清霜早晚至":清霜早晚就会到来,
"何草能不黄":哪一种草又能不变得枯黄。
"宁当念衰落":怎能总是只想着衰落的那一天,
"政尔事容光":而应该尽情地展现当下的容光。
"及时且自好":趁着现在的好时光好好对待自己,
"来日殊未量":未来的事情还难以估量呢。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全诗借秋芸这一物来表达诗人的情志。从“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对秋芸美好姿态的描写,到“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对其未来命运的担忧,再到“宁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及时且自好,来日殊未量”由秋芸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诗人以秋芸为依托,将自己对生命盛衰规律的认识和珍惜当下的人生态度融入其中,借对秋芸的描述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对比:“秋芸有春绿”与“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形成鲜明对比,把秋芸当下具有春绿的生机状态,与即将因清霜降临而枯黄的未来命运相对比,突出时光易逝、生命无常,从而强调珍惜当下时光的重要性。
2. 分段赏析
《秋芸有春绿》前四句,先描绘秋天里芸草仍呈现春绿,于疏篱边散发孤芳的景象,接着笔锋一转,点明清霜将至,百草皆将枯黄,以秋芸当下生机与未来衰败形成对比,引发对生命兴衰的思考;后四句,诗人表明芸草不应只念及衰落,而应专注当下、展现光彩,要珍惜时光,因未来充满未知,借对芸草的态度阐述积极面对生活、珍惜当下的观点,托物言志,将对人生的感悟融入对秋芸的描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