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轻飘洒":昨夜的雨轻轻飘洒。
"少年时、":年少的时候、
"追欢记节":在节日里尽情欢乐,
"同人于野":和朋友们一起在野外游玩。
"老去登临无脚力":人老了,登高望远没有力气了,
"徙倚屋东篱榭":只能在屋子东边的篱笆亭榭间徘徊。
"但极目、":只是放眼望去、
"海山如画":大海和山峦美得像一幅画。
"千古惟传吹帽汉":自古以来只流传着孟嘉落帽的佳话,
"大将军、":可如今那些大将军、
"野马尘埃也":也不过像旷野中的尘埃一样。
"须彩笔":如今需要挥动这绚丽的文笔,
"为陶写":只为将内心的情感陶冶抒写。
"鹤归旧里空悲咤":仙鹤回到故乡,徒然让人感到悲伤感叹。
"叹原头、":感叹原野上、
"累累高冢":一座座高大的坟墓,
"洛英凋谢":那些杰出的人才都已凋零逝去。
"留得香山病居士":只留下香山的病弱居士,
"却入渔翁保社":却投身到渔翁的群体中。
"怅谁伴、":惆怅啊,谁能陪伴、
"先生情话":先生畅谈心事。
"樽有葡萄簪有菊":酒杯里有葡萄美酒,头上插着菊花,
"西凉州、":西凉州、
"不似东篱下":再好也不如东篱下的生活。
"休唤醒":不要去唤醒,
"利名者":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1. 分段赏析
上片:“宿雨轻飘洒”,开篇点明时间是雨后,营造出一种清新、略带惆怅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基调。“少年时、追欢记节,同人于野”,回忆少年时期在节日里与朋友在野外欢乐游玩的情景,与下文的年老体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光的流逝。“老去登临无脚力,徙倚屋东篱榭”,描绘了词人年老后登高无力的状态,只能在屋子东边的篱笆亭榭间徘徊,表现出一种无奈和落寞。“但极目、海山如画”,词人极目远眺,看到大海和山峦美如画卷,然而美景却更增添了他内心的惆怅。“千古惟传吹帽汉,大将军、野马尘埃也”,本是借孟嘉在宴会上落帽不失风度的佳话,来表达对高雅风流和才情的赞赏。然而后面“大将军、野马尘埃也”笔锋一转,将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将军”比作旷野中的尘埃,暗示即便如孟嘉般的风流才子、功勋卓著之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如过眼云烟般渺小。词人借此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豁达情怀。“须彩笔,为陶写”,词人希望能用彩笔描绘眼前的美景,抒发内心的情感,体现出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下片:“鹤归旧里空悲咤”,仙鹤回到故乡,徒然让人感到悲伤感叹,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叹原头、累累高冢,洛英凋谢”,感叹原野上高大的坟墓和凋零的杰出人才,表达了对时光无情、人才消逝的感慨。“留得香山病居士,却入渔翁保社”,只留下香山的病弱居士,投身到渔翁的群体中,表现出词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怅谁伴、先生情话”,惆怅没有人能陪伴自己畅谈心事,体现出词人的孤独和寂寞。“樽有葡萄簪有菊,西凉州、不似东篱下”,酒杯里有葡萄美酒,头上插着菊花,词人认为西凉州再好也不如东篱下的生活,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喜爱。“休唤醒,利名者”,不要去唤醒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体现了词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归隐生活的坚定追求。
上一篇:宋·叶茵《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