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èr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刘克庄浏览量:4
bàn
shēng
qiè
chán
wǎn
jié
xiū
guān
shī
shú
tián
bàn
xiān
shēng
yóu
tóng
táo
zhǐ‌
shì
fǎng
访
xié
chuān
fèng
chí
xìn
měi
duó
yīng
suī
yōu
yuàn
qiān
xiào
liú
qiáng
duǎn
zhé
xiān
tán
wèi
bān
yuán

译文

半生苟且谋取官禄,晚年辞官却丢了赖以糊口的田地。陪伴陆龟蒙游历甫里,与陶渊明共访斜川山水。中书省虽美但已被他人占据,莺谷虽幽静我却不愿迁居。自嘲像刘禹锡的陋室般短浅,谪仙李白的境界终究难以攀附。

逐句剖析

"半生窃禄取禾廛":半生苟且谋取官禄,

"晚节休官失秫田":晚年辞官却丢了赖以糊口的田地。

"伴陆先生游甫里":陪伴陆龟蒙游历甫里,

"同陶徵士访斜川":与陶渊明共访斜川山水。

# 徵士:旧注:原作微事,据卢本改。

"凤池信美其如夺":中书省虽美但已被他人占据,

"莺谷虽幽不愿迁":莺谷虽幽静我却不愿迁居。

# 愿:原作□顾,据冯本补改。

"自笑刘墙如许短":自嘲像刘禹锡的陋室般短浅,

"谪仙坛未易扳缘":谪仙李白的境界终究难以攀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二首(其二)》是南宋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回顾诗人的官场生涯和对晚年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联诗人回顾了自己半生的官场生涯,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颔联通过与陆先生和陶徵士的交往,展现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颈联诗人通过对比官场的繁华与田园的宁静,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尾联通过自嘲“刘墙如许短”,诗人表达了对自身地位的谦逊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半生窃禄取禾廛,晚节休官失秫田。”诗人回顾自己半生的官场生涯,用“窃禄”一词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自嘲,暗示自己并非真正适合官场。而“晚节休官失秫田”则表达了诗人晚年辞官归隐后,失去了曾经的俸禄和田园生活的遗憾。这一联通过对比诗人早年的官场生活和晚年的归隐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淡泊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颔联:“伴陆先生游甫里,同陶徵士访斜川。”诗人通过与陆龟蒙和陶渊明的交往,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追求。陆龟蒙和陶渊明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士,诗人通过与他们的交往,暗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前贤的敬仰,也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颈联:“凤池信美其如夺,莺谷虽幽不愿迁。”诗人通过对比官场的繁华和田园的宁静,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凤池虽美,但诗人更愿意留在宁静的莺谷,不愿迁徙。这一联通过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官场的淡泊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尾联:“自笑刘墙如许短,谪仙坛未易扳缘。”诗人通过自嘲“刘墙如许短”,表达了对自身地位的谦逊态度。同时,诗人用“谪仙坛未易扳缘”暗示自己虽然向往高洁的生活,但深知自己难以达到像李白那样的境界。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自谦,也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和对自身局限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克仁《七台山》

下一篇:宋·邓深《村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