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é
liàn
huā
·
·
shuǐ
yàng
píng
gēn
fēng
juǎn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shuǐ
yàng
píng
gēn
fēng
juǎn
qiàn
xiào
jiāo
pín
rěn
féng
yíng
chù
zhǐ
yǒu
mèng
hún
néng
zài
kān
jiē
mèng
yóu
rén
zuò
mèng
ruò
yóu
rén
chù
duǎn
mào
qīng
shān
méi
zhōu
yín
gāng
shēn
xiù
zhǐ
chóu
fēng
duàn
qīng

译文

水波动荡使浮萍的根摇曳,风卷着柳絮纷飞。美人美丽的笑容、娇柔的皱眉,怎忍心回忆当初相遇相处的地方。只有在梦魂中才能再次与她相遇。可叹梦不能由人自主去做。梦如果能由人做主,会到什么地方去呢。戴着短帽穿着轻便衣衫,夜夜都走在去往眉州的路上。不害怕美人居住在华丽幽深的房屋。只忧愁被风阻断在青衣渡(无法前行与美人相见)。

逐句剖析

"水漾萍根风卷絮":水波动荡使浮萍的根摇曳,风卷着柳絮纷飞。

"倩笑娇颦":美人美丽的笑容、娇柔的皱眉,

"忍记逢迎处":怎忍心回忆当初相遇相处的地方。

"只有梦魂能再遇":只有在梦魂中才能再次与她相遇。

"堪嗟梦不由人做":可叹梦不能由人自主去做。

"梦若由人何处去":梦如果能由人做主,会到什么地方去呢。

"短帽轻衫":戴着短帽穿着轻便衣衫,

"夜夜眉州路":夜夜都走在去往眉州的路上。

"不怕银缸深绣户":不害怕美人居住在华丽幽深的房屋。

"只愁风断青衣渡":只忧愁被风阻断在青衣渡(无法前行与美人相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蝶恋花・水漾萍根风卷絮》为南宋陆游所作。此词以行旅怀人为主题,借景抒情与虚实结合,上阕由水萍柳絮之景引对美人的回忆及梦难自主的无奈,下阕设想梦能自主便奔赴相见,又惧途中受阻,细腻展现对美人的深切思念与重逢担忧。全词风格婉约,虽未如陆游爱国词般广为人知,却从另一角度呈现其丰富情感世界,于研究其词作情感多元性有重要价值,生动体现南宋婉约词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水漾萍根风卷絮”,词人描绘出水面上萍根随波荡漾,空中柳絮被风肆意卷走的画面。水萍与柳絮的漂泊无依,象征着词人自身的漂泊境遇,以及与思念之人分离后的孤独与迷茫,借这一景象抒发了内心深处对往昔相聚的怀念和对当下处境的无奈之情。虚实结合:上阕中,“倩笑娇颦,忍记逢迎处”是词人对过去与美人相处场景的回忆,属于虚写,生动展现出美人的音容笑貌,饱含着深深的眷恋;“水漾萍根风卷絮”则是眼前真实所见之景,为实写,以景衬情。下阕“梦若由人何处去。短帽轻衫,夜夜眉州路”是词人基于思念而产生的想象,想象自己若能主宰梦境,便会日夜兼程去与美人相见,此为虚写;“不怕银缸深绣户。只愁风断青衣渡”回到现实层面,表达对可能阻碍重逢的担忧,是实写。这种虚实交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词人对美人的思念、渴望重逢又担忧受阻的复杂情感。心理描写:“堪嗟梦不由人做”直白地表达出词人对于无法自主控制梦境,进而难以在梦中与思念之人重逢的无奈与叹息,深刻展现其内心的失落。“不怕银缸深绣户。只愁风断青衣渡”,通过“不怕”与“只愁”的对比,细腻地刻画出词人内心为了与美人重逢,不畏惧路途艰难险阻,但唯独担心关键阻碍出现的矛盾心理,将其对重逢的渴望与担忧展现得淋漓尽致。

2. 分段赏析

《蝶恋花·水漾萍根风卷絮》这首词上阕开篇“水漾萍根风卷絮”描绘漂泊之景,奠定怅惘基调,引出对美人“倩笑娇颦”的回忆,以“忍记”突显无奈,又叹“梦不由人做”,强化思念不得见的痛苦;下阕先设想若梦能自主便“夜夜眉州路”,尽显急切渴望,后以“不怕……只愁……”表明不惧艰难却忧阻碍,将重逢期盼与担忧之情推向高潮,全词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细腻展现词人对美人复杂深沉的情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泂《旧岁》

下一篇:宋·楼钥《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