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ào
shǒu

朝代:唐作者:韩愈浏览量:1
hóu
jiā
lín
guǎn
shèng
ǒu
chuí
gān
竿
shù
xíng
téng
jiǎo
píng
chí
sàn
qiàn
pán
chén
zhī
shí
shǐ
mín
jué
qiān
nán
liáo
kuā
ér
tiáo
cóng
ān
jìng
xiàng
chí
xié
chí
táng
cǎo
huā
duō
tiān
liǔ
ěr
shuǐ
zhǎng
jiǎn
zuò
yàn
qīn
xíng
bǐng
tōu
lái
bàng
diào
chē
tài
píng
gōng
shì
shǎo
yǐn
xiāng
shē
wǎng
nán
táng
shàng
qiū
chén
jǐng
xǐng
pái
àn
cǎo
fēng
yuē
bàn
chí
píng
niǎo
xià
jiàn
rén
lái
wén
ěr
xīn
suǒ
jiē
zhào
dào
píng
qiū
bàn
bǎi
biàn
lái
fēng
néng
chè
qiàn
rǎn
sāi
yuǎn
xiù
chóng
dié
chū
hán
huā
sǎn
luàn
kāi
suǒ
zhōng
zhì
shuí
huí

译文

侯府园林景致佳,偶然入园得垂钓。弯曲树影间藤蔓盘绕,平静池面漂浮芡实果盘。鱼沉水底知饵被吞食,钓线纤细难牵动鱼竿。姑且取鱼夸耀儿女,用榆树枝系马鞍旁装鱼获。一条小径斜通池塘,池畔野草间野花绽放。雨水催生柳树上耳朵状的嫩芽,水位上涨淹没香蒲新芽。厌倦官场文书事务,偷闲靠近钓车旁休憩。太平年间公务稀少,官场隐逸岂会遥远。独自走向南塘边,秋日清晨气象令人清醒。露水排列在四岸草尖,微风约束半池浮萍。飞鸟落下见人迹岑寂,游鱼靠近嗅饵料馨香。可叹无人共饮相邀,无法倾倒瓶中佳酿。秋半时节万物变迁,溪中鱼儿已远不再回还。秋风能裂开芡实尖嘴,夜露亦染红梨子面颊。远山层叠轮廓显现,寒霜中野花零散开放。所期待者始终未至,日暮时分能与谁同归。

逐句剖析

"侯家林馆胜":侯府园林景致佳,

# 侯家:泛称公侯之家。

"偶入得垂竿":偶然入园得垂钓。

"曲树行藤角":弯曲树影间藤蔓盘绕,

# 藤角:结有子荚的藤蔓。,行:犹引,牵引。

"平池散芡盘":平静池面漂浮芡实果盘。

# 芡盘:芡叶。芡是一种水生植物,叶浮于水面如盘,故称。

"羽沉知食驶":鱼沉水底知饵被吞食,

# 羽:系在钓丝上的羽毛,以使钓丝能漂浮水面,鱼吞钩则羽下沉,渔人据以起钓。

"缗细觉牵难":钓线纤细难牵动鱼竿。

"聊取夸儿女":姑且取鱼夸耀儿女,

"榆条系从鞍":用榆树枝系马鞍旁装鱼获。

# 榆条:用以穿钓得之鱼。

"一径向池斜":一条小径斜通池塘,

"池塘野草花":池畔野草间野花绽放。

# 池塘野草花:二句虽直叙,然有兴象,一、斜二字逼真,是个性语言。野字双关,即野草、野花。

"雨多添柳耳":雨水催生柳树上耳朵状的嫩芽,

# 柳耳:寄生在老柳树上的菌类,色黄黑,形如耳,可食用。韩公诗所谓木鸡者。喜温热潮湿,故诗云雨多添之也。

"水长减蒲芽":水位上涨淹没香蒲新芽。

# 长:水位升高,意同涨;水涨而蒲芽未增高,故云减,即少。此写水涨蒲没景象。首二联体物入微,妙出新境也。

"坐厌亲刑柄":厌倦官场文书事务,

# 刑柄:刑法之权柄。,坐:受此之职位,意同坐罪之坐。

"偷来傍钓车":偷闲靠近钓车旁休憩。

# 钓车:钓鱼之具,有轮以缠绕钓丝者。时公为刑部侍郎。

"太平公事少":太平年间公务稀少,

"吏隐讵相赊":官场隐逸岂会遥远。

# 赊:方也。,讵:岂也。

"独往南塘上":独自走向南塘边,

"秋晨景气醒":秋日清晨气象令人清醒。

"露排四岸草":露水排列在四岸草尖,

"风约半池萍":微风约束半池浮萍。

# 约:偃也。蒋之翘《韩昌黎集辑注》:“下约字极新。”宋无名氏《道山清话》云:“馆中一日会茶,有一新进曰:退之诗太孟浪。时贡父偶在座,厉声问曰:风约半池萍,谁诗也?’其人无语。”

"鸟下见人寂":飞鸟落下见人迹岑寂,

# 鸟下见人寂: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三十:“鱼鸟一联极似老杜,入微。”

"鱼来闻饵馨":游鱼靠近嗅饵料馨香。

"所嗟无可召":可叹无人共饮相邀,

# 所嗟无可召:应题与首句“独”字,当有寓意。

"不得倒吾瓶":无法倾倒瓶中佳酿。

"秋半百物变":秋半时节万物变迁,

"溪鱼去不来":溪中鱼儿已远不再回还。

"风能坼芡觜":秋风能裂开芡实尖嘴,

"露亦染梨腮":夜露亦染红梨子面颊。

"远岫重叠出":远山层叠轮廓显现,

"寒花散乱开":寒霜中野花零散开放。

"所期终莫至":所期待者始终未至,

"日暮与谁回":日暮时分能与谁同归。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独钓四首》为唐代韩愈所作。诗人独钓于池塘,却一无所获。其钓不在鱼,更似在钓消逝的光阴。苍颜老者独坐塘畔,愈发感怀身世孤寂,流露出他对韶华渐逝、事业无成的深深哀伤。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号文。因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郡望,其文中常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品有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石》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韩愈于元和十二年腊月自蔡州返京,因功擢升刑部侍郎,至十四年正月谪任潮州刺史。诗中“厌亲刑柄”“秋晨”“秋半”等表述,可推断其创作时间为元和十三年八月。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组诗,也是一首山水田园诗。全诗通过描绘侯府园林垂钓、野塘闲坐、秋晨独往等场景,以垂竿、钓车、瓶饮等意象串联起隐逸生活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知音难觅的深沉喟叹,在闲适笔调中渗透着难以排遣的落寞与求索。

2. 分段赏析

《独钓四首》通过四组渔隐意象,交织着韩愈宦海沉浮中的矛盾心境。其一“侯家林馆胜”以“曲树行藤角”勾勒园林幽趣,“羽沈知食驶”暗含垂钓时鱼讯的微妙体察,末句“榆条系从鞍”更显闲适随意;其二“坐厌亲刑柄”直抒对刑狱官务的倦怠,“偷来傍钓车”以“偷”字点破暂避尘嚣的微妙心态,与“吏隐讵相赊”形成仕隐张力;其三“秋晨景气醒”以“露排四岸草”的动态晨景,暗合“坐厌”情绪的延续,尾联“所嗟无可召”流露无人共赏的孤寂;其四“秋半百物变”借“风能坼芡觜”的物候异变,隐喻政治环境之险恶,“日暮与谁回”更以问句收束,将秋日独钓的怅惘升华为对人生归宿的深沉叩问。四章以钓为媒,串联起“刑柄”重负与“溪鱼”难求的双重困境,形成宦情与隐趣的复调交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胡无人》

下一篇:唐·李昂《夏日联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