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风吹霜海草凋":在霜风凌厉、大漠草凋之际。
# 海:胡地沙漠中的湖沼,即所谓“海子”。,严风:冬天的风。
"筋干精坚胡马骄":胡人又背着精坚的弓箭,骑着骄悍的战马入侵了。
# 骄:马强壮的样子。,筋干:谓弓箭精良坚固。筋,弓弦也。干,即竿,箭杆也。《周礼·考工记·弓人》: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浸渍)角,夏治筋,秋合三材。骄,马强壮的样子。
"汉家战士三十万":这时,朝廷派出三十万战士出征迎敌。
# 汉家:谓汉家派猛将与胡兵交战。《史记·匈奴传》:(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87年)汉伏兵三十余万马邑旁。
"将军兼领霍嫖姚":朝廷派出威猛如霍嫖姚一样的将军。
# 霍嫖姚:即霍去病,这里泛指猛将。《汉书·霍去病传》:去病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大将军受诏,予壮士,为嫖姚校尉。颜师古注:嫖姚,劲疾之貌。
"流星白羽腰间插":将士们腰插着速如流星一样的白羽箭。
# 流星白羽:指箭。流星,喻箭之疾速;一说宝剑名。白羽,以箭羽代指箭。
"剑花秋莲光出匣":手持闪耀着秋莲寒光的利剑。
# 秋莲:宝剑上饰以秋莲之花,亦喻宝剑洁白清冷,光彩照人。
"天兵照雪下玉关":朝廷大军在大雪纷飞中开赴玉门关。
# 玉关:玉门关,原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移至今安西县双塔堡附近。,天兵:王师,即汉家朝廷大军。
"虏箭如沙射金甲":敌人的箭簇像沙石一样射在我军战士的衣甲上。
"云龙风虎尽交回":双方龙争虎斗,经过多次回合的激战。
# 尽交回:言交战激烈也。,云龙风虎:皆阵名。《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太白入月敌可摧":又有太白入月,胡虏必灭的吉兆,大家都坚信一定能够打败敌人。
# 太白入月:按星象家的说法,太白星主杀戮,入月入昴为灭胡之象。诗文中常指战事。太白,星名,一名启明星摧,挫败。
"敌可摧":敌人一定会被摧毁。
"旄头灭":胡人的首领一定会被消灭。
# 旄头灭:灭胡之星象。旄头,也作髦头,即昴星,二十八宿之一,为胡星。这里代指胡兵。
"履胡之肠涉胡血":汉军要踏着胡人的肠子,淌着胡人的鲜血奋勇前进。
"悬胡青天上":要把胡人的头悬挂在天上。
"埋胡紫塞傍":把他们的尸体埋葬在长城边。
# 紫塞:北方边塞。崔豹《古今注・都邑》: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胡无人":只要边疆再没有胡人的身影。
"汉道昌":那么大汉的国势就会昌盛繁荣。
"陛下之寿三千霜":祝愿陛下的寿命能长达三千岁。
# 三千霜:即三千年。霜,指代年,一年一霜雪,故云。,陛下:对帝王的尊称。
"但歌大风云飞扬":此时,大家可以高唱那气势豪迈的《大风歌》。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到那时,还到哪里去招募猛士来守卫四方的边疆呢?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唐代的战争诗,以汉代唐,描写了汉军与胡兵交战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希望汉军战胜胡兵、保家卫国的爱国之情。
2. 写作手法
景物描写:“严风吹霜海草凋”,描绘了边地冬天寒风凌厉、海草凋零的景象,为战争营造氛围。比喻:“流星白羽腰间插”,将腰间插的白羽箭比作流星,形象地写出箭的疾速,突出汉军武器装备的精良以及战士的英武。
3. 分段赏析
第一段首句“严风吹霜海草凋”,描绘出边地冬天寒风凛冽、霜雪侵袭,海草凋零的萧索景象,不仅点明了战争发生的时节与恶劣环境,也为全诗奠定了沉郁悲壮的基调,烘托出战争的残酷氛围。接着“筋干精坚胡马骄”,极力描写胡人兵强马壮,他们所使用的弓箭精良坚固,战马强壮骄悍,展现出胡人的强大与来势汹汹。随后“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诗人笔锋一转,描写汉军派出三十万战士出征,并且由如霍去病般威猛的将军统领,突出汉军人数众多、将领勇猛。“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进一步刻画汉军将士的形象,他们腰插着如流星般疾速的白羽箭,手持闪耀着秋莲般清冷光芒的利剑,尽显将士们的英武不凡。这六句通过对胡汉双方力量的描写,暗示了即将爆发激烈的战争,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希望汉军克敌制胜的情感倾向。第二段“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描绘出汉军在大雪纷飞中,浩浩荡荡地开赴玉门关,而胡兵则以密集如沙的箭雨顽强抵抗,“照雪”“如沙”等词,生动形象地从汉军出征和胡兵射箭两方面,声色结合地展现出战斗场面的激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令人感受到战争的紧张与残酷。“云龙风虎尽交回”,以龙虎交战为喻,将双方厮杀的激烈程度展现得淋漓尽致,如龙虎争斗般你来我往,难解难分。“太白入月敌可摧”,引用星象说法,太白入月被视为灭胡之象,给战士们带来胜利的信念,预示着汉军必将打败胡兵,增添了战争胜利的神秘色彩与乐观情绪。第三段“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诗人坚定地表示敌人必定会被摧毁,象征胡人的旄头星将被消灭,汉军要彻底消灭胡虏,展现出诗人对汉军胜利的强烈渴望和坚定信心。“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进一步强调要严惩胡虏,将胡虏之首悬挂在空中,将其尸体埋在边塞,彰显汉军的威严与胜利的决心。“胡无人,汉道昌”,直接点明主题,表达出诗人希望边境再无胡人的侵扰,中原汉族所建立的王朝能够昌盛繁荣的美好愿望。最后“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诗人在祝愿陛下长寿的同时,引用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表达了对猛士守卫四方、保家卫国的期盼,升华了诗歌的爱国主题,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宏大。
4. 作品点评
《胡无人》充分彰显了李白豪迈、浪漫的诗歌风格。整体气势磅礴,开篇以边地恶劣环境起笔,瞬间营造出紧张的战争氛围,随后对胡汉双方力量的描写以及战斗场景的刻画,展现出宏大的战争画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在艺术成就上,诗人运用多种手法,如用典使诗中将军形象更为威猛;象征手法赋予战争胜利的美好寓意;衬托、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相结合,将战争的残酷与激烈展现得淋漓尽致。结构上,开门见山引出战争,卒章显志点明主题,层次分明。在文学史上,此诗具有独特地位。它继承了乐府旧题的传统,又融入李白个人的浪漫主义特色,丰富了乐府诗的内涵。其表达的爱国情感真挚强烈,激励着无数读者,与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异曲同工,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思考,更透露了他对国家昌盛、边疆安宁的热切期盼,使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炽热的爱国情怀与豪迈豁达的胸怀。
# 玩“天兵照雪下玉关”之句,当为开元、天宝之间为征讨四夷而作,庶几近是。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上一篇: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下一篇:唐·韩愈《独钓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