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拟今春乐事浓":原来预料今春许多活动其乐融融,
# 浓:多。,准拟:预料,满以为。
"依然枉却一东风":到头来却依然辜负了可爱的东风。
# 东风:春风。,一:一作前。,枉却:辜负。
"年年不带看花眼":连年以来未能去欣赏似锦的繁花,
# 不带看花眼:没有游春赏花的眼福。
"不是愁中即病中":因不是愁绪满怀便是在病痛之中。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伤春》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感怀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中的独特感受:虽然春日美好,但诗人却因愁病交加而无法享受这大好时光。诗中通过主观感受与客观现实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辜负春光的无奈与自嘲。
2. 写作手法
白描:全诗摒弃典故堆砌,以“准拟”等口语化词汇直陈心迹。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如乐事之“浓”与愁病之“即”;繁花盛景与“看花眼”的缺席。
3. 分段赏析
首句“准拟今春乐事浓",以饱满的期许开篇,"准拟”二字凸显主观愿望的强烈,构建春日欢愉的想象图景。次句“依然枉却一东风”,陡转直下,"依然”揭示循环性悲剧,"枉却”与“东风”形成拟人化对照,暗示自然馈赠与人力难为的冲突。后两句“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从时间维度(年年)与生存状态(愁/病)双重递进,将个人困境升华为普遍性生命困境,形成宿命般的叹息。
上一篇:宋·释文珦《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