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māo
sān
shǒu
·
·
èr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guǒ
yán
yíng
xiǎo
jìn
shān
fáng
wàn
juàn
shū
cán
kuì
jiā
pín
xūn
hán
zhān
zuò
shí

译文

用一包盐迎来了一只小猫咪,它尽心呵护着我书房里的万卷书。惭愧的是家里太穷我对它的赏赐很菲薄,冷了没有温暖舒适的毡垫坐,食物里也经常没有鱼。

逐句剖析

"裹盐迎得小狸奴":用一包盐迎来了一只小猫咪,

# 狸奴:古人对猫的昵称。,裹盐:古代习俗,主人向邻居或商贩讨要猫仔时,往往要用相对贵重的盐和小鱼来交换,以表示对小生灵的重视。

"尽护山房万卷书":它尽心呵护着我书房里的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惭愧的是家里太穷我对它的赏赐很菲薄,

# 策勋:记功勋于策书之上。

"寒无毡坐食无鱼":冷了没有温暖舒适的毡垫坐,食物里也经常没有鱼。

# 食无鱼:战国时冯谖客于孟尝君,曾倚柱弹剑,歌日“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猫三首·其二》为宋代诗人陆游所作。此诗主题是借猫写己,通过描述裹盐迎猫、期望猫护书,展现自己生活,运用托物寓理手法。开篇写迎猫,满含期待;后叹家贫,对猫愧疚。诗人以爱怜戏谑之态,传达自身清苦心境,令人忍俊不禁又心生悲悯,尽显其质朴文风与独特情感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赠猫三首·其二》由陆游于淳熙十年(1183)创作。时年五十九岁的陆游奉祠居家,处于赋闲状态。长期仕途不顺,生活清苦,在此情形下,诗人借迎猫护书一事,以质朴诙谐的笔触,写下此诗,借猫的生活状况映射自身境遇,抒发内心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述诗人以庄重态度裹盐迎猫,期望其护书,又因家贫对猫待遇微薄而惭愧,展现了诗人清苦的生活。借对小猫生活状况的描写,托物寓理,表达了诗人自身凄苦的心境,以及对生活中微小事物的爱怜。

2. 写作手法

托物寓理:诗人借小猫的生活状况,实则映射自身清苦生活,以小猫的遭遇含蓄传达自己的境遇。拟人:将小猫当作人来对待,如对小猫诉说因家贫给予的待遇微薄,赋予小猫人的情感交流对象的角色,使情感表达更生动真切。

3. 分段赏析

《赠猫三首·其二》首句“裹盐迎得小狸奴”,诗人以娶妇迎亲般庄重态度接回小猫,“迎”字尽显对小猫呵护备至与慈爱之心;次句“尽护山房万卷书”,点明小猫职责是守护书房万卷书籍,免遭鼠患,表达对小猫的期望;后两句“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诗人向小猫倾诉因家贫给予的待遇微薄,既无鱼可食,也无毡垫保暖,以悲悯与慈爱之态,借对小猫的愧疚,侧面反映自身清苦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吕炎《田园词》

下一篇:宋·苏泂《绿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