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n
·
·
kàn
kōng
huā
chén
shì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kàn
kōng
huā
chén
shì
fàng
qīng
zuó
mèng
míng
dēng
shān
zhēn
shuài
yǐn
qióng
zhàng
chuān
穿
lín
zài
xíng
shēn
xián
xīn
tài
píng
liào
qiào
hán
yóu
lián
xiān
chū
qíng
tái
zhǐ
xián
shàng
líng
chàng
yáo
wén
yān
wài
shēng
jūn
tóng
zuì
xǐng

译文

看穿虚幻的花花世界,把昨日的梦境看轻,穿着蜡封的木屐去登山痛快畅饮,手拄竹杖穿行在树林中,身体清闲,内心平静。雨后初晴,带着几分寒意,在溪边的苔石上闲闲地题诗,伴着烟雨,与你一同醉酒,忘却尘世的纷扰。

逐句剖析

"看破空花尘世":看穿虚幻的花花世界,

# 空花:亦作“空华”。佛教指隐现于病眼者视觉之繁花状虚影,以喻纷繁假相。《楞严经》卷四:“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南朝梁萧统《讲解将毕赋》:“意树发空花,心莲吐轻馥。”宋司马光《游三门开化寺》:“狂象调难伏,空华灭复生。”

"放轻昨梦浮名":把昨日的梦境看轻,

"蜡屐登山真率饮":穿着蜡封的木屐去登山痛快畅饮,

# 真率饮:宋人作《侍讲杂记》载:“温公(司马光)居洛,与楚正叔通议、王安之朝议等耆老六七人,时相与会于城内之名园古寺,且为之约:果实不过三品,肴馔不过五品,酒则无算。以为俭则易供,简则易继,命之曰‘真率会’。”邵伯温《闻见前录》十亦载,稍异。,蜡屐登山:屐,木鞋;蜡屐,往木屐上涂蜡以防潮湿。南朝诗人谢灵运喜爱登山观赏风景,他穿的木屐有特别的讲究,《南史》本传记载:“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此处暗用这个典故。

"筇杖穿林自在行":手拄竹杖穿行在树林中,

# 筇杖:筇,古书上记载的一种竹子,常用以制作手杖,即名“筇杖”。

"身闲心太平":身体清闲,内心平静。

# 心太平:谓心境简淡平和。

"料峭余寒犹力":雨后初晴,

# 犹力:仍然强劲。,料峭:叠韵联绵词语,用以形容早春季节的寒冷。

"廉纤细雨初晴":带着几分寒意,

# 廉纤:叠韵联绵词语,用以形容小雨、细雨。

"苔纸闲题溪上句":在溪边的苔石上闲闲地题诗,

# 苔纸:即侧理纸。古代南越人用海苔制成的纸,其纹理纵横斜侧,故名“侧理纸”。

"菱唱遥闻烟外声":伴着烟雨,

# 菱唱:即菱歌,采菱女子所唱的歌谣。

"与君同醉醒":与你一同醉酒,忘却尘世的纷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破阵子·看破空花尘世》是南宋陆游晚年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有愤激之情,也有闲适之意。上片以“登山穿林”“真率饮”等场景,展现诗人超脱浮名、寄情山水的隐逸生活真率饮”和“自在行”写出了词人退隐生活之乐。下片通过“苔纸题诗”“菱唱遥闻”的细节,抒写乡居闲趣,尽显自在。全词语言质朴而意蕴深沉,表面写闲适,实则暗含壮志难酬的悲愤,体现了陆游晚年词风中“冲淡与沉郁并存”的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破阵子·看破空花尘世》当作于陆游晚年退居山阴时期。陆游因主张抗金遭朝廷排斥,晚年隐居故乡,寄情山水,创作出大量抒发闲情逸致的诗词,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以乡居生活为题材,上片通过“登山穿林”“真率饮”等场景,展现退隐后的闲适;下片以“苔纸题诗”“菱唱遥闻”的细节,抒写超脱浮名的心境。词中“身闲心太平”为核心,既描绘隐逸之乐,亦暗含壮志难酬的悲慨,体现了陆游晚年词风中“冲淡与沉郁交织”的独特境界。

2. 写作手法

对偶:如“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蜡屐”对“筇杖”,“登山”对“穿林”,“真率饮”对“自在行”,对仗工整,描绘出词人悠闲的出游场景,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虚实结合: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为虚写,是词人内心的感悟和对尘世的态度;“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等为实写,具体描绘了出游的行为和场景,虚实相生,使作品内容更丰富,意境更深远。借景抒情:下片“料峭馀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的景色描写,以及“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的场景刻画,词人借景抒发了闲适、悠然的心境。对比:“看破空花尘世”与“放轻昨梦浮名”形成张力,将浮名的虚幻与山林的真实对比,凸显超脱之志,隐含对功业未成的愤懑。

3. 分段赏析

《破阵子·看破空花尘世》上片“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词人开篇表明已看破尘世的虚幻不实,把往日追逐的浮名看作一场梦,予以放下,展现出一种超脱的心境。“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具体描写了词人穿着蜡屐登山,率真地饮酒,手持筇杖在林间自在行走的情景,尽显悠闲惬意。“身闲心太平”则对上片进行总结,强调了身体的闲适带来内心的平静。下片“料峭馀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描绘了天气状况,寒意尚未完全消退,细雨初晴,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词人在溪边的苔纸上悠闲地题写诗句,又远远地听到烟雾之外传来的菱歌,视听结合,进一步渲染了闲适的氛围。“与君同醉醒”似乎是与友人相约,同享这醉醒之间的自在时光,给人以余韵悠长之感。

4. 作品点评

《破阵子·看破空花尘世》一词写作特色鲜明,词人以自然明快的语言、对仗工整的词句,描绘出了一幅闲适自在的生活画卷。词人通过虚实相生、借景抒情等手法,将超脱尘世、享受悠闲生活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虽非广为人知的名篇,但在陆游的作品中,也别具一格,展现了词人除爱国壮志之外,追求隐逸闲适的一面。词中“身闲心太平”一句,既是退隐生活的总结,亦暗含对现实的疏离,体现了陆游“豪放中见沉郁”的词风。全词语言简淡而意蕴深沉,在宋词中别具“以理入景”的文人气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破阵子·看破空花尘世》在表现陆游平和自适心境的同时,其实也表现了他自我宽慰、自我消解的心理。这样的矛盾心理虽然被种种的自适加以覆盖,但它毕竟始终存在着,并有进发出来的时候。

现代湘潭大学中文系教授刘庆云《放翁新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嵲《春余》

下一篇:宋·辛弃疾《沁园春·思之鄙人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