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絮游丝三月候":柳絮纷飞,蛛丝游动,正值暮春三月,
"风吹雨洗一城花":风吹雨洗满城落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不知道在东城外共饮清明酒,
# 未知:不知道。
"何似西窗谷雨茶":比起坐在西窗下面共饮谷雨茶怎么样。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写作手法
对比:“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将清明时节的酒与谷雨时节的茶进行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两个不同时节的风物特色,还隐含了诗人对不同时节情感与心境的微妙差异。想象:通过“东郭”与“西窗”的空间转换,诗人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2. 分段赏析
首句“落絮游丝三月候”描绘了暮春三月的典型景象:柳絮飘落,蛛丝游荡。诗人捕捉到这些细微的自然现象,暗示着春天的尾声和时光的流逝。“落絮”和“游丝”都是轻柔飘忽之物,给人以转瞬即逝之感,为全诗奠定了淡淡的感伤基调。次句“风吹雨洗一城花”进一步渲染春末的氛围。风雨交加,满城的花朵被吹打、洗涤,象征着繁华将尽。“一城花”的意象既壮观又凄美,暗示着盛极而衰的自然规律。这两句写景,实则蕴含着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沉感慨。后两句转入对生活方式的思考:“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诗人比较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一种是在清明时节外出饮酒的豪放,一种是在谷雨时分窗前品茶的闲适。通过“未知”与“何似”的设问,诗人表达了对后者宁静淡泊生活的偏爱。“西窗谷雨茶”这一意象,尤其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追求的清雅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