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绀海掣微云":深青色的天空中,几朵微云如被牵扯般快速飘动,
"金井暮凉":井栏边在傍晚时分透着丝丝凉意,
"梧韵风急":秋风吹动梧桐,发出急切的声响。
# 急:一本作“息”。
"何处楼高":不知道哪一处楼阁造得最高,
"想清光先得":想必能最先被圆月的亮光照到。
# 先得:先得月。喻因相接近而获得优先的机会。
"江汜冷、":月光照耀下的江水泛着冷意、
# 江汜:传说中的女神。汜:一本作“妃”。
"冰绡乍洗":如同刚清洗过的冰绡,
"素娥忺":月中嫦娥心情愉悦,
# 忺:一本作“欢”。
"菱花再拭":把那圆月像菱花镜一样再次擦拭。
# 菱花:本指镜,在此指月。
"影留人去":月光留下影子,人却离去,
"忍向夜深":怎忍心在夜深时,
"帘户照陈迹":让月光透过帘户照见室内的旧迹。
"竹房苔径小":竹屋旁的小径长满了青苔,显得格外狭小,
"对日暮、":面对日暮、
"数尽烟碧":无聊地数尽那碧空中的烟霞。
"露蓼香泾":在长满露蓼的采香泾畔,
# 泾:一本作“轻”。
"记年时相识":还记得当年与你相识。
"二十五、":二十五年过去了、
"声声秋点":一声声报着秋夜的时间,
"梦不认、":在梦中已认不清、
"屏山路窄":那屏山旁狭窄的小路。
# 屏山:即屏风。山,形容屏风矗立如山。
"醉魂幽扬":醉后神魂飘忽地游荡,
# 扬:风动,飘动。
"满地桂阴无人惜":满地的桂花阴影也无人爱惜。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悼亡词。介绍了甲辰中秋的景象,描绘了中秋时的天色、月光、庭院等,体现了词人的孤独寂寞,营造了伤感的氛围,表达了对离去爱姬的深切思念与离别之痛。
2. 写作手法
反衬:全词以月圆之景,反衬出作者与爱姬生离死别的悲愁。承上启下:“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承接上片月色描写,开启下片对往昔的回忆与孤寂之情的抒发。比喻:“江汜冷、冰绡乍洗”,将月光笼罩下的江水比作刚刚洗过的冰绡,冰绡本就带着清冷的质感,又经水洗,更添洁净通透之意,既写出了江水在夜色中的清寒,又展现出水面在月光映照下的光洁澄澈,让这江景的清冷之美愈发具体可感。想象:“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诗人由眼前的月色展开联想,猜想在这茫茫夜色里,不知哪一处高楼能最先沐浴到这皎洁的月光,这份想象不仅体现出对月光的格外关注,更藏着一份对清辉遍洒的遐思,仿佛能让人感受到诗人翘首寻觅、心随月光流转的情态。对比:“影留人去”,月光洒下的影子依旧静静停留在原地,曾经与影子相伴的人却已悄然离去,物的留存与人的离开形成鲜明对照,在这静与动、存与离的反差中,那份无人相伴的孤寂之感愈发明显,淡淡流露着物是人非的怅然。
3. 分段赏析
“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绀海”三句,写的是中秋节的天气。傍晚时分,天青色的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很快天色变暗,夜里的秋风吹落了井边的桐叶。这正应了“一叶落而知秋至”的说法。“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何处”两句,是想象的内容。中秋时节,不知道哪处楼阁最高,能最先被圆月的光照亮?“江汜冷、冰绡乍洗,素娥忺,菱花再拭”:“江汜冷”三句,描绘月光。“汜”是泛的意思;“悰”指快乐。月光照着江水,让江水像刚洗过的绡帛般泛着冷意,月中的嫦娥在中秋也格外欢喜,把圆月反复擦拭,让它干净得没有一点杂质,光照遍天下。“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影留”三句,承接上文,转到自己因离别而伤感的情绪上。天上月儿圆,地上人却分离,只留下屋里的旧物。所以圆月虽亮,词人却不愿看到深夜的月光从帘缝透进来,怕看到屋里离人的遗物更添悲伤。到最后三句,天上与地下形成明显对比,更让人同情词人的离别之苦。“竹房苔径小,对日暮、数尽烟碧”:“竹房”两句,说的是孤独的处境。词人独自住在竹屋里,很少出门,屋外的小路因为没人走,长出了苔藓。黄昏时太阳西斜,独自待着无事可做,只能抬头望着蓝天,无意识地数着一朵朵云霞,消磨这无聊的时间。“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露蓼”两句,回忆年轻时的事。词人年轻的时候,曾和那个离开的人在灵岩山前的采香泾边相遇相识。“二十五、声声秋点,梦不认、屏山路窄”:“二十五”两句承接前面,写如今梦境模糊。“二十五”可以理解为过去的二十五年。词人现在四十五岁,二十五年前正是二十岁,和上句“年时”也就是年轻时候相符合。词人说:二十五年过去了,现在在梦里已经认不出两人曾经走过的“屏山”小径了。“醉魂幽扬,满地桂阴无人惜”:“醉魂”两句,是说自己醉醒都有些迷糊。过节时喝得大醉后入梦,所以梦里认不清小径通向哪里,醒后还有醉意,连满地的桂花都随意踩了过去。
4. 作品点评
《尾犯・甲辰中秋》乃吴文英所著悼亡词,全词情致深挚,风格婉约,以细腻笔触营造意境,于宋词中具艺术价值。
# 亦绮丽亦超脱,此梦窗本色,彼讥梦窗以组织为工者,不知梦窗者也。
清陈廷焯《别调集》
上一篇:宋·吴文英《浪淘沙·灯火雨中船》
下一篇:宋·吴文英《贺新郎·湖上有所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