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常忆宴梁州":每到初冬,我常常想起在梁州的宴会,
"百炬如椽满画楼":那时画楼上灯火辉煌,上百根蜡烛像屋梁一样粗大。
"三十七年犹未死":三十七年过去了,我还活着,
"茅檐霜冷一灯幽":如今坐在茅屋下,初冬的霜气寒冷,只有一盏孤灯陪伴着我。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写作手法
对比:前两句“初冬常忆宴梁州,百炬如椽满画楼。”描绘了当年在梁州宴会上的热闹场景,灯火辉煌,百炬如椽,画面充满繁华与温暖。而后两句“三十七年犹未死,茅檐霜冷一灯幽。”则转到现实,描绘了初冬时节,诗人独自坐在茅屋下,面对冷霜和孤灯的凄清景象。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境遇的感慨。借景抒情:“茅檐霜冷一灯幽”,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岁月的沧桑融入其中,情景交融,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2. 分段赏析
首句:“初冬常忆宴梁州。”诗人回忆初冬时节在梁州的宴会,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梁州是陆游曾经任职的地方,这里的宴会象征着诗人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和壮志豪情。次句:“百炬如椽满画楼。”“百炬如椽”形容宴会的奢华,灯火辉煌,满堂璀璨。这一句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场景,与后文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第三句:“三十七年犹未死。”诗人感慨时光飞逝,三十七年过去,自己仍未离世。这一句既表达了对生命的庆幸,也透露出岁月蹉跎的无奈。末句:“茅檐霜冷一灯幽。”诗人回到现实,描绘了初冬时节的清冷景象:茅屋下霜气寒冷,孤灯闪烁。这一句以冷清的环境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