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dōng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chú
mǎn
dōng
gēng
shí
tīng
ér
tóng
chì
shēng
zhú
ān
sǎn
xián
mín
xìng
shēng
píng
xuě
huā
màn
màn
qiáo
jiāng
shú
绿
pēng
fàn
bǎo
shēn
xián
shū
yǒu
西
chuāng
lái
chèn
yáng
míng

译文

田野里到处是耕犁在忙着冬耕,时常能听到儿童吆喝牛犊的声音。被贬谪的人本来就适合在闲散之地安居,闲居的百姓多么幸运能生活在太平盛世。荞麦花开,花白如雪,即将成熟,田野里绿叶繁茂的荠菜也可以用来烹饪了。吃饱饭身体闲适,有读书的功课,傍晚来到西窗边,趁着夕阳的余晖读书。

逐句剖析

"锄犁满野及冬耕":田野里到处是耕犁在忙着冬耕,

"时听儿童叱犊声":时常能听到儿童吆喝牛犊的声音。

"逐客固宜安散地":被贬谪的人本来就适合在闲散之地安居,

"闲民何幸乐升平":闲居的百姓多么幸运能生活在太平盛世。

"雪花漫漫荞将熟":荞麦花开,花白如雪,即将成熟,

"绿叶离离荠可烹":田野里绿叶繁茂的荠菜也可以用来烹饪了。

"饭饱身闲书有课":吃饱饭身体闲适,有读书的功课,

"西窗来趁夕阳明":傍晚来到西窗边,趁着夕阳的余晖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初冬》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歌描绘了初冬时节乡村田园的景象与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首联运用白描的手法,通过“锄犁满野”“儿童叱犊声”展现出农民们冬耕的繁忙热闹,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安定和平的向往。颔联诗人感慨自己作为逐客,在这闲散之地得以安身,庆幸百姓能乐享升平。颈联描写初冬田野景色,荞麦花开似雪,荠菜生长茂盛,诗人将自己对丰收的希望与喜悦融入到自然景色的描写之中。尾联则刻画了诗人自己吃饱饭后,趁着夕阳余晖读书的闲适生活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享受,以及对知识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清丽,充满乡土气息,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白描:“鉏犁满野及冬耕,时听儿童叱犊声”运用白描的手法,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初冬田野上农民们忙于冬耕,儿童吆喝牛犊的场景,不加修饰地展现出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真实,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乡村冬日的生机与活力。对比:“逐客固宜安散地,闲民何幸乐升平”,将自己“逐客”的身份与“闲民”的幸运进行对比。自己被贬谪为逐客,本应处于不安的状态,但在这安闲之地,看到百姓们能在太平盛世中安居乐业,突出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珍视,也在对比中体现出诗人心境的转变,从官场的失意转为对乡村宁静生活的满足。情景交融:“雪花漫漫荞将熟,绿叶离离荠可烹”,通过描写荞麦花开如雪、荠菜绿叶繁茂的景色,既展现出初冬田野的美丽风光,又流露出农作物即将丰收的喜悦之情。诗人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期盼融入到自然景色的描写之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2. 分段赏析

首联:开篇描绘出一幅热闹的冬耕画面,田野里满是劳作的耕犁,儿童叱犊声此起彼伏,展现出农民们辛勤劳动的场景,也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活力。颔联:诗人由眼前的劳作景象联想到自身,他感觉自己在官场上不受待见,如同逐客,而此时看到如此美好的冬耕景象,内心感到安然,觉得做一个闲民在这太平盛世中生活是很幸运的,表达出诗人对社会安定和平的向往。颈联:此联描写初冬田野景色,“雪花漫漫”写荞麦花开遍田野,似雪花般唯美,“绿叶离离”描绘出荠菜生长茂盛的样子,“荞将熟”“荠可烹”则流露出丰收的希望与喜悦,对仗工整,富有音韵美。尾联:此联刻画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吃饱饭后悠闲在家读书,傍晚时分趁着西窗的夕阳余晖阅读,展现出一种宁静、惬意的生活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享受,以及对知识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方凤《怀古题雪十首·孙康书雪》

下一篇:宋·陆游《晚春感事四首(其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