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宿
fēng
qiáo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2
nián
dào
fēng
qiáo
zhěn
rán
bàn
zhōng
fēng
yuè
wèi
qīng
gǎn
kǎi
shān
shàng
qiān
chóng

译文

七年了,没到这枫桥边的寒山古刹,客船上,依然是枕着夜半的钟声入眠。先不要对眼前风物轻易感慨啊,此去蜀州,中间还隔着千重关山。

逐句剖析

"七年不到枫桥寺":七年了,没到这枫桥边的寒山古刹,

# 枫桥寺:寺名。在枫桥附近。枫桥:在苏州城外十里,旧作封桥,因张继诗相承作枫桥。,不:须溪本卷七作未。

"客枕依然半夜钟":客船上,依然是枕着夜半的钟声入眠。

# 客枕依然半夜钟: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即此句所本。

"风月未须轻感慨":先不要对眼前风物轻易感慨啊,

# 风月:清风明月。句中泛指客中风物,包括寒山寺的半夜钟声。月:须溪本作日。

"巴山此去尚千重":此去蜀州,中间还隔着千重关山。

# 千重:千层,层层迭迭。,去尚:原作“处当”,据钱仲联校注本改。尚:还。,巴山:山名,俗称大巴山,主峰在陕西省南郑县西南,支峰绵亘于陕西、四川边境,东与三峡相接这里泛指蜀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宿枫桥》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作品。诗中虚字的巧妙运用,使得全诗在结构上显得呼应灵活、气韵生动。赋予了全诗以更深远的意境和更丰富的情感内涵,使得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诗人那份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宿枫桥》由陆游作于孝宗乾道六年(1170),陆游于孝宗乾道六年,携家眷赴夔州通判任,路过苏州,夜泊枫桥,旧地重游,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绝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豪迈诗,表达了他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意境宏大而深远,充分展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才情与情怀。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枫桥寺”和“半夜钟”作为情感的触媒,通过对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景物的描绘,引发了对过往岁月、仕途蹭蹬、国家风雨飘摇等多重感慨。对比:“七年不到”与“依然”的对比,“风月未须轻感慨”与“尚想戎马关山梦”的反衬,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鲜明突出。

3. 分段赏析

诗的头两句“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确实语气连贯,如同一句长话般自然流畅。首句“七年不到枫桥寺”点明了时间跨度,也暗示了诗人对枫桥的深厚情感。次句“客枕依然半夜钟”则通过“依然”二字,将诗人与枫桥的再次相遇巧妙地联系起来,同时“半夜钟”的意象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转与历史的沉淀。公元1166年,他终于在隆兴府通判任上免归,“罪名”是“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宋史》本传)。尔后,诗人在山阴家乡闲居达四年之久。1170年,宋孝宗总算表示了一点求治的心意,提拔曾任张浚军事参赞的陈俊卿为左相;由于陈的推荐,诗人才得到夔州通判的任命。回顾了这一段历史,诗人夜泊枫桥,闻钟生感,从1163年来遭际所思及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仕途蹭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依然如昔,宋室的风雨瓢摇,也是依然如昔,这是诗中的言外之意。这两句诗,从总体来看,作为一般的记叙句,在字面上是通得过去的。但诗人自己在接踵而至的第三句“风月未须轻感慨”里,就已经毫不掩饰地向读者表明,这一、二两句,绝不仅仅是景物的记录,而更是“感慨”的寄寓。诗的后两句“风月未须轻感慨,远途应惜好光阴”,与前两句一样,也是一气呵成,可作一句读。就语句浅层意义看,三、四句说的是路途劳顿,应该打起精神来,不要为这样那样的烦恼所困扰。其心惮远役之感,诗句中是明摆着的。按常情推测,诗人四年赋闲,“身老啸歌悲永夜”(《霜风》),重获官职,他是应该感到高兴的,跟心惮远役好像很难对得上号。

4. 作品点评

《宿枫桥》不仅是一首描绘景物的诗,更是一首充满感慨与忧虑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善用虚词斡旋,是这首诗语言上的一大特色。

现代周槐庭《陆游诗词赏析集》

# 陆游也以“半夜钟”来代表枫桥风物特色,至于诗人是否真的前后两次都恰好听到夜半钟声,这并不重要,诗,毕竟不是科学检定报告。

现代蔡义江《陆游诗词选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石《捣练子·红粉里》

下一篇:宋·欧阳修《长相思·深花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