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yín

朝代:宋作者:邵雍浏览量:2
chūn
lái
xiǎo
nòng
qún
fāng
shuí
wèi
pín
guì
xiāng
mén
wài
liǔ
yīn
cuì
rùn
jiē
qián
huā
yǐng
liū
hóng
guāng
liáng
jiān
xīn
yàn
wèi
tiáo
shé
tiān
guī
hóng
鸿
zhuó
háng
wèn
xīn
yuán
suǒ
yǒu
shū
lǎn
wèi
piān
cháng

译文

春天来了,在自家的小园圃中赏玩着各种盛开的花朵,谁说我这贫寒的居所不能算是富贵之乡呢?门外柳树的阴影浮动,呈现出翠绿湿润的样子,台阶前花朵的影子闪烁着红色的光芒。屋梁间新来的燕子还没有学会婉转地啼叫,天边归来的大雁已经排成了行。自己问自己内心到底有什么追求,却发现没有什么特别的,回答说疏懒的滋味倒是别有一番悠长。

逐句剖析

"春来小圃弄群芳":春天来了,在自家的小园圃中赏玩着各种盛开的花朵,

"谁为贫居富贵乡":谁说我这贫寒的居所不能算是富贵之乡呢?

"门外柳阴浮翠润":门外柳树的阴影浮动,呈现出翠绿湿润的样子,

"堦前花影溜红光":台阶前花朵的影子闪烁着红色的光芒。

"梁间新燕未调舌":屋梁间新来的燕子还没有学会婉转地啼叫,

"天末归鸿已着行":天边归来的大雁已经排成了行。

"自问心源无所有":自己问自己内心到底有什么追求,却发现没有什么特别的,

"答去疏懒味偏长":回答说疏懒的滋味倒是别有一番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暮春吟》是北宋邵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暮春时节自家小圃的景象,春天到来,小圃中群芳争艳,门外柳阴翠绿湿润,阶前花影闪烁红光,梁间新燕还未学会婉转啼叫,天边归鸿已排成行。诗人自问内心没有什么特别的追求,回答是疏懒的滋味别有一番悠长。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和自我心境的表达,展现了一种悠闲自适的生活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理学家,“北宋五子”之一

邵雍(1011~1077),北宋理学家。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卒后赐谥康节。先祖为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百源先生”。屡授官不赴。邵雍是理学象数派创立者,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其诗多为随口成章的闲适之作,诗风平易明畅,语言浅近通俗而往往寓以理趣机锋,亦有被讥为有韵之语录者,是宋代理学诗的代表,又被称为“击壤体”。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春来小圃弄群芳,谁为贫居富贵乡”,点明春天到来,小圃中群芳争艳,诗人感慨自己虽居贫处,却仿佛身处富贵之乡,表达出对小圃生活的满足。颔联“门外柳阴浮翠润,阶前花影溜红光”,细致地描绘了门外柳阴的翠绿湿润和阶前花影闪烁的红光,展现出暮春时节的美好景色,烘托出悠闲的氛围。颈联“梁间新燕未调舌,天末归鸿已着行”,分别描写梁间新燕和天边归鸿,新燕尚未啼叫,归鸿已排成行,体现出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生机。尾联“自问心源无所有,答云疏懒味偏长”,诗人自问内心追求,回答是疏懒的滋味最为悠长,直接抒发了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邵雍《不肖吟》

下一篇:宋·陆游《戏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