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学诗未有得":早先我学着写诗没有真切的心得、体验,
"残余未免从人乞":不免在前辈大家那里乞讨零碎润饰我的诗篇。
"力孱气馁心自知":我内心明白写的诗笔力弱、内容浅,缺乏诗情画意,
# 气馁:丧气。,力孱:力量薄弱。
"妄取虚名有惭色":诗名虽大难副其实使我羞惭汗颜。
"四十从戎驻南郑":到了四十八岁我随军驻守在南郑,
# 南郑:即汉中,今属陕西。,从戎:参军。,四十:作者从军汉中那年四十八岁,此处是举其整数。
"酣宴军中夜连日":曾经在军中夜以继日、舒畅安适地尽情欢宴。
"打球筑场一千步":修筑起一千步的球场用它来打球、习武,
# 打球筑场:为了打球修筑的场地。
"阅马列厩三万匹":巡视那成万匹战马在排排马棚里首昂蹄践。
# 列厩:军营中的一系列马厩。,阅:检阅。
"华灯纵博声满楼":华灯亮,忘情博,喝彩声灌满了整座楼面,
# 纵博:尽情地赌博。,华灯:光华灿烂的灯。
"宝钗艳舞光照席":女艳,歌舞欢,流光溢彩辉映着我们的盛筵。
"琵琶弦急冰雹乱":琵琶弹起局促的乐声像冰雹撞击乱飞,
# 琵琶弦急冰雹乱:弹奏琵琶的声音如同下冰雹。弦急,表明琵琶声的响亮。冰雹乱,形容弦声并显示弹者非一人。
"羯鼓手匀风雨疾":羯鼓打出猛烈的鼓点像急风暴雨回旋。
# 风雨疾:形容鼓的声音快如风雨,也显示击鼓者并非一人。,羯鼓:形状如桶,两头均可打击的一种鼓,因出于羯族(古时匈奴的一个部族),故名。
"诗家三昧忽见前":忽然明白,如在眼前,
# 忽见前:忽然明白,如在眼前。,诗家三昧:作诗的诀窍。三昧:佛经语,诀窍。
"屈贾在眼元历历":屈原、贾谊的境界原来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
# 历历:很清楚的样子。,屈贾:屈原与贾谊。
"天机云锦用在我":要写出像织女云锦般精美的诗篇全在自己。
# 天机云锦:古代神话传说中天上织女所用的织机,和她织成的上有云彩的锦缎。
"剪裁妙处非刀尺":生活素材的巧妙构思绝非单凭尺量刀剪。
# 剪裁妙处非刀尺:是说作诗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全凭运用之妙。刀尺,比喻简单的标准和规律。
"世间才杰固不乏":人世间杰出的诗人本来有万万千千,
# 世间才杰固不乏:“世间”二句:是说世间有才华的人本来不少,但成功者不多,这是因为许多人没有掌握写诗的诀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天地之隔。
"秋毫未合天地隔":但生活体验偌差毫丝便如地隔天悬。
# 秋毫:本指秋天鸟兽换毛时所生的细毛,后用以比喻细微的东西。
"放翁老死何足论":我陆放翁总会老死那又算得了什么,
# 放翁:陆游的号。
"广陵散绝还堪惜":要是诗学的真谛像《广陵散》那样失传才真叫人遗恨绵绵。
# 广陵散:古琴曲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论诗诗。介绍了诗人学诗、从军经历及对诗歌创作的感悟,描绘了军中打球、阅马、宴饮、歌舞等生活场景,体现了诗歌创作源于生活的道理,营造了壮丽的军中生活氛围,表达了对创作经验可能失传的担忧。
2. 写作手法
夸张:“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极言球场广阔、战马众多,突出军中场景的宏大。对偶:“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句式整齐,增强诗歌节奏感和画面感。比喻:“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将琵琶声比作冰雹撞击,羯鼓声比作急风暴雨,形象生动地写出乐声和鼓声的特点。用典:“广陵散绝还堪惜”,巧用嵇康被杀前《广陵散》成为绝调的典故,原意是指优秀技艺或学问的失传,作者在此以《广陵散》失传类比自己的创作经验可能失传,表达了对经验不能传承的惋惜。
3. 分段赏析
“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这几句是诗的第一段,写从军南郑以前的诗歌。“昔学诗未有得”,诗人自谦早年学诗缺乏自得之妙,未能形成独特风格。“残余未免从人乞”,进一步说明“未有得”的表现,还要从别人的诗作中取材、学技巧,在别人那里讨生活。“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诗人内心清楚自己当时的诗笔力弱、内容浅,虽有虚名却难副其实,内心感到羞惭。这一段叙述中带议论,节奏平缓,语言紧凑精炼,以自谦之词为下文诗歌转变的重要性作铺垫。“四十从军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这是诗的中间部分,为第二段,写从军南郑后诗境的改变。“四十从军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承上转接,总冒下文。陆游四十八岁入南郑王炎宣抚使幕,虽时间短却成为其乐于回忆的经历,此处举整数说“四十”,“军中连日盛筵”有夸张之意,体现其志趣。“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写室外讲武、阅兵,球场广阔,马匹众多,展现军中的宏大气势。“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写军幕中晚上的博弈、歌舞,“华灯”“声满楼”“光照席”描绘场面的热闹,“宝钗艳舞”写人物,画面壮丽。“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写乐声和鼓声,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且有气势。“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诗人在军中生活中突然领悟作诗诀窍,屈原、贾谊的境界清晰呈现眼前。这一段以具体描写为主,笔调壮丽,是古代论诗作品中出色的描写。“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为第三段,感叹自己的经验未必被他人理解。“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诗人指出写出精美诗篇全在自己,生活素材的构思并非单凭尺量刀剪,强调创作源于自身对生活的体验。“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说明人世间虽有众多杰出诗人,但对生活和创作关系的认识若有毫丝偏差,效果便会相差甚远。“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诗人说自己老死不足惜,但若诗学真谛像《广陵散》一样失传才令人遗恨,以感慨语气大力肯定自己的经验体会,感情深沉,语言精练。
4. 作品点评
全诗以夸张手法出色再现当年军中生活场景,以场景阐明诗歌创作经验和规律,理在事中,转接突兀而法度严密,是阐明生活与创作关系极有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不可多得之作。
# 此诗大量用典用事,辞藻华丽,但诗意晓畅明白,无板滞生涩之感,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驾驭语言的深厚功力。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教师张敏杰《陆游》
上一篇:宋·无名氏《醉落魄》
下一篇:宋·陆游《冬夜读书》